在过去几个月中,神秘资金的传说,总是纷纷扰扰。而QFII的投资动向是其中最引人关注的。这是因为QFII独具信息渠道?还是因为它有先见之明?抑或是因为其有坚守风格之实呢?本期《基金周刊》关注QFII过去两个月的行情进展和得失记录,解读QFII的投资脉络。
行情初期:先增后减
根据海通证券对于QFII仓位的监测,12只完全投资中国A股的QFII基金在2010年9月份至10月份,执行了先增仓后减仓的操作。
其中,2010年9月6日至2010年9月17日期间,QFII A股基金的估算股票仓位,从上期的74.86%大幅提升至84.54%,增加了9.68个百分点。其中,12只QFII A股基金中,8只仓位增加,4只仓位缩水。增仓基金中,以保德信资产旗下QFII A股基金仓位增加较多,平均增幅达30.60%。减仓方面,日兴资产旗下QFII A股基金减仓幅度较大,减幅最大达19.64%。与同期A股基金相比,QFII的增仓节奏略有领先,或有先行之利。
而9月20日至10月15日期间,海通证券估算QFII A股基金 的股票仓位,平均从上期的84.54%缩水至78.88%,减少了6.61个百分点。剔出期间大量的休假时间。实际上意味着QFII中国A股基金,在行情启动的第一周内,就开始减仓(甚至不排除,节前就减仓的可能)。至少在这轮资金流动性行情方面,QFII并不如大家想象般独具前瞻。
行情中期:满仓运作
而到了行情中起,QFII的操作就有点意思了。根据海通方面的监测,10月18日至10月29日期间,估算QFII A股基金 的股票仓位,从上期的83.16%提升至98.37%,大幅提升15.21个百分点。
考虑到,同期指数上涨,QFII持仓被动增仓1.52%,而当时QFII A股基金的仓位是98.37%,说明基金进行了主动增仓,幅度达到13.70%。具体来看,摩根士丹利主动增仓13.29%;景顺和日兴资产连同JF与摩根士丹利本期均满仓运作;德盛安联资产管理和大马投资管理公司仓位本期从中高水平提升至高仓位水平。
而到年11月12日期间,估算QFII A股基金 的股票仓位已经降低至88.74%,减少9.64个百分点。但部分QFII 仓位水平仍较高。摩根士丹利、景顺以及日兴资产管理公司本期主动减仓幅度较小,仍维持高仓位水平。6家QFII机构均不同程度减仓。其中大马投资管理主动减仓幅度较大,为-21.47%;德盛安联资产管理和JF依次主动减仓16.50%和11.48%,名列二、三位。
QFII风格显见分化
从上述情况看,QFII基金的资产配置上并没有表现出太多的前瞻性。特点是10月初仓位低和11月初的仓位高,均无提前加减仓把握行情的特点。而这和我们此前了解的,QFII并不具特殊信息优势的情况是一致的。
但同时,QFII基金的风格有很大差异,是显而易见的事实。一方面,我们可以看出,本轮行情以来,多只QFII净值呈反向波动,这显然是组合的风格存在差异的结果。
另一方面,根据多个月数据跟踪我们可以看出,部分QFII机构已经具备“波段操作”的特点。比如大马投资,这和以往重视中期组合,不频繁作资产配置的欧美系QFII有相当大差异。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部分QFII的仓位预测存在偏差。比如,摩根大通历史上组合均坚持接近满仓,实际估测仓位波动剧烈,应该更多是该股组合和指数配置相差过远的缘故。这个我们在此前的QFII月报中也有提及。
当然,客观地说,QFII不投大盘股也是个值得关注的动向。
回复该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