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对未来政策取向的进一步明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及年底前央行是否会再次加息将是市场关注重点。
二是对11月与货币流动性以及通胀相关的各项经济指标的预期,但与此前相反,现在如果流动性或通胀指标继续超预期,对股市反而有不利影响。此外,市场也需要进一步确认在控通胀的政策背景下,经济仍能够保持前期的增长势头。
三是面临年底资金结算期时的资金压力状况,总体上看,2010年股市大盘指标表现较为疲软,但部分中小市值的行业和个股表现十分火爆,因此这些股票内的资金选择在年底“落袋为安,兑现盈利”还是“持股过年”也将是影响股市的重要因素。
根据对上述三方面的综合分析,中金认为,就当前而言,对于股市的不利因素要略大于有利因素:
首先,中金认为政策转向从紧的概率很大,而这种政策从紧虽然市场有所预期,但是目前还并未在市场人气和资金面等方面得到充分体现。事实上,在过去的几个货币政策收紧周期中,比如2004和2008年,股市调整的时间都较长、幅度较深,很难一步到位,因此就目前市场调整的时间和幅度看,还不能认为市场已经调整到位。
其次,虽然近期的信贷总量依然保持较高增长水平,但这很可能意味着到年底前货币信贷紧缩的力量将大幅增强。
最后,从市场的走势看,“二八”分化趋势十分严重。尽管总体指数不高,但实际上市场已经累积了相当大的获利盘。而经过不断的累积上涨,以及可自由流通股本的扩张,很先前概念上的“中小盘股票”的流通市值实际上已经相当大。而根据万得统计,当前A股整体、中证500成分股、中小板股、创业板股的2010年动态加权平均市盈率分别为17.8倍、35.1倍、43倍和64倍,而如果用2010年中报盈利乘以2作为全年盈利计算基准的话,这些分类板块的2010年市盈率对应为19.4倍、46.5倍、53.8倍和83.4倍。可见,市场投资者一方面预期了下半年盈利仍有比较乐观的增长,同时在乐观的盈利预期基础上也给出了较高的估值水平。在市场机构投资者总体仓位偏高,大量个股估值安全边际不大,而又面临年底资金压力的背景下,中金认为认为市场存在着进一步调整的需求。
从上周的市场走势看,指数数度想要向上冲击,均由于量能无法得到有效的配合而无功而返,这预示着上方的抛压仍十分沉重,尽管有一些正面的消息以及诸如《人民日报》海外版关于“控制通胀并非打压经济和股市”这样的文章一度提升市场人气,但总体上看,但目前这个点位,市场的买盘力量还不足以消化指数上方的资金压力。因此,中金在文中建议投资者继续控制仓位,不必追涨市场短期热点。相反,对于仓位仍较高的投资者,由于目前市场板块轮动速度较快,可以选择市场行业轮动到自己手中所持股票时逢高减持。


回复该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