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说
  • |
  • 相册
  • |
  • 博客
  • |
  • 爽吧
  • |
  • 点评

大学生的其他话题……

返回大学生……


我收藏的爽吧……


大学生"送气哥" 为生存放下架子

1 大学生"送气哥" 为生存放下架子
飞车2010-11-30 16:45:01 发表


“送气哥”何于伟
北京晨报报道 媒体报道武汉大学生“送气哥”后,引发多家知名网站转载,各地网友针对何于伟这名大学生当上送气工,纷纷发表看法。“踏实肯干光荣,不丢面子”是大部分网友的表态,认为“送气哥”自食其力,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一样都是靠劳动吃饭,没有贵贱之分,都应受到尊重。也有部分读者提出,何于伟如果长久选择送气,就不划算,因为这样书就白读了。
而今就业形势严峻,“送气哥”引发激烈探讨不足为奇。其实,时代发展,社会多元,传统的择业观也应该多元化,现实生活中,干部和工人的区分界限早已被打破了……
何于伟一不留神的职业转换,成为网络上广受热议的“送气哥”。这位武汉市首名大学生送气工初入职场时很受震惊,因为大学毕业工资还不如木工。何于伟认识到,大学生的帽子戴着好看,但现实生活中却需要实干,在市场上他并不比一个木匠“高贵”。在经历诸多职业辗转后,这个小伙子选择了送气工这一职业,他表示从事这行没有任何犹豫,因为“生活早让我放下了架子”……
支持
传递务实就业理念
近日教育部公布的数据显示,2011年全国毕业生660万,比去年又增加30万,就业压力和结构性矛盾并存,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依然严峻。不仅本专科生就业情况不乐观,就是研究生想找一份满意的工作也不容易。大学毕业生就业不理想、待遇偏低的情况比较普遍。最近有报道说,大学生工资趋同农民工。尽管走街串巷、爬楼进屋送液化气的过程充满酸甜苦辣,但是大学生在就业现实面前,调整就业期待值,放低就业身段,诠释了务实的择业理性。
尽管有人对“送气哥”的选择表示认可,但是仍有人不愿意把大学生与貌似“低贱”的送气工画等号。所以大学生当“送气哥”与竞争公厕保洁员、当保姆一样又成了热门话题。但是,大学生当“送气哥”也好,竞聘保洁员、做保姆也罢,都是一种就业方式。在就业现实面前,大学生就业并没有丹书铁券。社会分工千差万别,职业本无高低贵贱之分。社会不仅需要白领精英,还需要各行各业的服务者。
大学生灵活应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及时调整心态,坦然面对世俗偏见,另辟蹊径找工作,具有务实创业精神。他们不仅要开创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对其他为就业难苦恼的同学们也具有启示意义。政府对这种自主创业精神应给予鼓励。
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的问题一朝一夕难以化解。在某种意义上讲,就业难也难在打破传统就业观念上。传统意义上的高薪、轻松、体面的工作已经越来越难找,大学生的就业观念与期望值,也应该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及时调整和更新。(刘凯玲)

反对
与投入成本不符
大学生能当送气工与普通劳动者为伍是社会的进步,也是大学生就业理念改变,要说光荣确实是如此,但是此种光荣在现实中不少,成为一种普遍,如:大学生卖猪肉、当建筑工、当洗脚工、擦皮鞋等,如果说有个编制罩着更是吸引大量的大学生蜂拥而至,如:研究生竞争保安,大学生竞争殡葬工,大学生竞争公厕保洁员……此种光荣更希望落到自己身上。
从大学生自身来说并非是为了去这一“光荣“的行业,要说光荣,其他行业也光荣,到垄断国企上班也是光荣,到旱涝保收的事业单位工作也光荣,当公务员更光荣,但是此“光荣”单位名额非常有限,不是一般的大学生去的了的,去不了稳定的单位,去不了好的单位,那也只好到其他行业,被人们习惯中认为“光荣”的行业工作。
回复该发言
2 回复:大学生"送气哥" 为生存放下架子
飞车2010-11-30 16:45:01 发表
送气工无须高学识,也无须出具文凭,只要“身体健康,会骑自行车,会说简单普通话即可”,不走错路,不敲错门,能把气送到用户手上即可,此种条件即使文盲半文盲也能胜任。大多数人之所以评说该大学生光荣,是因为能屈尊做与其身份不相称的工作,此种评价本身就带有不应该大学生去做而去做了,而显得光荣,言外之意,如果是文凭浅的人去做,如果是农民工去做自然就是理所当然。
作为大学生本人来说,当初花那么高的代价,费那么大的功夫上大学,绝非是为了当送气工,而是想在某一专业有所发展,假如上大学之初已经事先预测到,将来只能当送气工,其也许就不会千辛万苦奔大学的门,当然,该大学生当送气工也许不会一辈子,也许是学“工农兵”先行锻炼实践,为今后的人生征途打基础,但是要想摆脱此种“光荣”绝非那么简单。
大学生找工作确实不容易,能当送气工也称得上光荣,比那些找不到工作,不肯屈尊的人来说强很多倍,但是大学生毕竟受过高等教育,不论是国家和家庭都花费了不少成本,因而,此种“光荣”还是少点好。(罗瑞明)

观察
就业形势严峻
应打破“体脑鸿沟”
其实,关于大学生就业的新闻并不少,前不久就有数据显示大学生与农民工起薪差距缩小,当然这并不意味着读书无用,而是再次证明了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中国教育部门和其他调查机构在一年又一年的就业报告或统计中,一次次鼓吹大学生的高薪论,似乎在现实面前终于不得不低下貌似高贵的头。
其实,大学生就业难在大学生中早就有了切身体会,尤其是作为普通高校的大学生,要想找一个对口的难,要想找个合适的难上加难,要想找一个满意的更是难于上青天。因此,很多大学生在求职中就只能退而求其次,委曲求全。
而大学生何于伟就是属于退而求其次的人之一,但是难能可贵的是,这位出身“高贵”的大学生虽然委身于一家送气站,可是他并没有消沉,也没有埋怨。为了打破求职困境,他先后做过工厂工人、开过手机维修店、当过送气员,而对于大学生这个帽子,何于伟轻笑着说:“早已看穿了,生活让我早抛下这顶并不‘高贵’的帽子”。
本来,体力劳动就不比脑力劳动低人一等。可是对于劳动认识的偏见,却像一条鸿沟,将难以就业的大学生和体力工人隔离。幸运的是,已经有一些大学生在现实中不断尝试着打破这道鸿沟。(廖水南)
延伸
老外怎么看待大学生送气工
先来看一个国外的笑话,说是哈佛大学一位毕业生拿到毕业证以后,兴致勃勃地要去酒吧庆祝一番,开出租车的司机问他今天为什么这么高兴,大学生说他从世界最著名的大学毕业了,当然高兴。结果,这位出租车司机很平静地说,是啊,我当初从这所大学毕业的时候,也像你一样高兴。
这则笑话已经流传十几年了,说明在十几年前,人家外国人就已经学会以轻松、调侃的心态看待大学生当出租车司机或者是当送气工的问题了。而我们身边发生了这样的事,还能引来大批的媒体记者,引起公众的热情围观,说明我们还无法以一个正常和平和的心态看待这类事件。实际上,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多元,对于大学生当送气工、擦鞋匠、掏粪工,甚至是成了“胡屠夫”,我们也应该学会淡然看待才是。(苑广阔)
回复该发言
共有2帖子
图片链接:
插入图片  取消
视频链接:
插入视频  取消
音乐链接:
插入音乐  取消
内容: 图片视频音乐
  发帖赢积分  快捷键 Ctrl+En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