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5日,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企业改革局副局长周放生在中国工商领袖论坛上表示,国资委国有企业改革的核心是公司治理结构的改革,重点是重建或新建董事会和监事会。
他表示,根据国资委的探索和实践,当前的中国国有企业董事会有一些具体特征。其中的一些内容已经成熟并已在企业运行中成为机制,而有些尚处于探索和完善阶段。
一、国资委聘任外部董事。而不是由董事长聘任。
二、外部董事占大多数。超过50%。
三、外部董事主要来自于退休的国企高管。主要是看重这些退休高管几十年丰富的企业管理经历和经验。被聘任的退休高管遵循“行业规避”原则。不能是一个行业,而是跨行业聘任,从而防止“利益冲突”。比如:石化行业的老总退休之后通常会被冶金行业聘任担任外部董事。
四、这些外部董事都是专职外部董事。从而保证外部董事决策的质量和有效性。
五、设立少量的兼职独立董事。这些独立董事主要涉及非常专业的会计和法律领域。这些独立董事来源广泛,国资委从香港、新加坡等地的金融机构以及国内民营企业和上市公司中甄选独立董事。
六、设立职工独立董事。安排一名职工董事。
七、董事薪酬。按照企业情况的不同和市场化原则将薪酬分为三档。目前的设定的薪酬还不是很高,但是依然是略高于市场平均水平。
八、建立董事报告和董事述职制度。定期向国资委报告,年底向国资委提交全年的文字工作汇报。涉及个人的工作情况、公司董事会决策、未来发展方向等情况。同时,每年还有一次述职,要求在国资委召开的质询会议上就公司经营重大问题进行解释和工作总结。同时形成独立董事与国资委专业司局的定期沟通制度。
九、董事的评价。由大股东对董事进行评价。目前的评价主要依托董事会会议记录、发言、态度、投票结果、董事报告、董事述职以及出席董事会的情况(比如,出席董事会和参与企业经营活动的时间)综合分析进行评价。目前,董事的聘任采取的是一年一聘,最长的是两年一聘。经过考核如果称职则继续聘任,保证及时的作出人员调整。
在董事会评价方面也存在很多不足,即没有对董事会的独立第三方评价。国有企业聘请独立第三方进行评价是非常有意义的。当然,第三方需要具有很高的公信力和影响力,以及在某一行业中多年浸染所积累的经验、判断力和决策能力。针对国有企业董事会的第三方评价是中国国有企业改革思路的重大变化,意味着国企将更加尊重市场规则。同时,未来这一领域也将具有巨大的商业潜力。
十、董事会职权的转移。由董事会考核管理层。董事会设立之后,将一部分存量的权力从大股东转移到董事会,同时一部分增量的权力也将从大股东逐渐向董事会转移,即形成大股东对董事会的委托制。比如,对国企管理层的考核,过去的考核由国资委考核局负责。在董事会成立和大部分董事为外部董事的情况下,就具备了将考核管理层的权力交还给董事会的可能。目前对所有中央企业管理层的考核是用一个尺度,导致不同行业的企业难以适应,也难以具有针对性和说服力。但由于行业太多,国资委又难以针对不同行业具体制定一百多个标准。而由董事会自己所制定的考核标准一定是适应所在行业特征、公司特征、公司发展阶段所需要的考核指标和考核方法。是所有的中央企业的考核标准具有差异性、针对性,从而进一步提高有效性。
在管理层考核权力向董事会转移之后,对管理层的奖励和薪酬设定权力将由董事会担负。诸如此类的权力,此前一直由国资委负责,而现在将逐渐由公司董事会负责。
回复该发言
国资委:国企改革重点是重建或新建董事会监事会
2 回复:国资委:国企改革重点是重建或新建董事会监事会
六院刚出来2010-11-30 22:38:41 发表
这一改革的深远意义还在于,将彻底改变作为大股东的国资委的管理思路和管理模式。现在国有企业的运行和管理过程中还是难以避免行政化的干预,尚未市场化。未来,国资委管理中央企业的方式将更加符合《公司法》所赋予的股东的角色。如果国资委持有上市公司的股权,在涉及重大决策时,国资委与中小股东的决策地位是平等的。完全按照《公司法》在股东大会上行驶权力。未来,国企董事会的决策将更加尊重市场。
十一、外部监事会。目前中国国有企业的监事会都是外部监事会,由国资委负责甄选,从实践来看,在过去没有董事会只有管理层情况下,这些外部监事有力的避免了国有企业“内部人控制”的问题。未来中国国有企业监事会不仅将监督大股东和董事会,同时也监督董事会聘请的外部董事。这是公司治理模式遵循权力制衡思想的具体体现。这将对中国国有企业产生深远的影响。国有企业最终将遵循和尊重市场原则。
周放生表示,国有企业的一把手的任命制度是国资委协助中组部。在123家国有企业中,有53家央企的一把手由国资委等部位协助提名,由中组部负责最后任命。在目前董事会的决策过程和机制上将引入票决制来逐渐代替“一把手说了算”。现在的一些央企已经引入了票决制,在董事会决策过程中经常发生激烈的辩论,一把手提交讨论的议案也有被否决的情况。
他还表示,过去中国施行的是总经理负责制,并没事施行公司治理的体制。更没有现代公司制的董事会架构。所谓总经理负责制就是一把手负责制,就是一把手说了算。这样的体制使企业的成败被寄予一个人身上。即使决策效率较高,但是在企业发展过程中,面对及其复杂的国内外市场环境,个人的经验和判断是难以胜任的。而且权力集中可能带来腐败。这已经成为制约中国国企发展的重大障碍。其次,在现有制度安排下,独立董事的独立性依然受到一定影响。
回复该发言
十一、外部监事会。目前中国国有企业的监事会都是外部监事会,由国资委负责甄选,从实践来看,在过去没有董事会只有管理层情况下,这些外部监事有力的避免了国有企业“内部人控制”的问题。未来中国国有企业监事会不仅将监督大股东和董事会,同时也监督董事会聘请的外部董事。这是公司治理模式遵循权力制衡思想的具体体现。这将对中国国有企业产生深远的影响。国有企业最终将遵循和尊重市场原则。
周放生表示,国有企业的一把手的任命制度是国资委协助中组部。在123家国有企业中,有53家央企的一把手由国资委等部位协助提名,由中组部负责最后任命。在目前董事会的决策过程和机制上将引入票决制来逐渐代替“一把手说了算”。现在的一些央企已经引入了票决制,在董事会决策过程中经常发生激烈的辩论,一把手提交讨论的议案也有被否决的情况。
他还表示,过去中国施行的是总经理负责制,并没事施行公司治理的体制。更没有现代公司制的董事会架构。所谓总经理负责制就是一把手负责制,就是一把手说了算。这样的体制使企业的成败被寄予一个人身上。即使决策效率较高,但是在企业发展过程中,面对及其复杂的国内外市场环境,个人的经验和判断是难以胜任的。而且权力集中可能带来腐败。这已经成为制约中国国企发展的重大障碍。其次,在现有制度安排下,独立董事的独立性依然受到一定影响。
回复该发言
共有2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