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克友 (成都商报评论员)
与去年哥本哈根盛况空前的气候峰会相比,近日在墨西哥坎昆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会议却异常冷清。有哥本哈根峰会的前车之鉴,今年各方对坎昆会议的期望也并不乐观,预计最终成果将非常有限。联合国也承认,坎昆会议不会达成最终协议。
对忧心忡忡的科学家和环保人士来说,这固然是一个令人失望的局面。但从某种程度上讲,坎昆遇冷又何尝不是一件好事呢。因为拯救气候,不靠哥本哈根,也不靠坎昆。坎昆遇冷,至少说明人类已经从哥本哈根峰会的焦虑和狂热中冷静下来,而逐步回归到一种求真务实又循序渐进的理性轨道上来。
这条理性的轨道,也许就是人类经济飞速发展赖以实现的市场机制。如果把气候变暖,视为人类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那么这种问题,可能也需要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更多地借助市场机制来解决。
大气污染为什么发生?根源就在于:大气环境没有产权,而且它由全体人类所共享。这导致制造大气污染者不用承担因此产生的社会成本,从而产生所谓的“负外部性”。气候变暖的国际峰会,目的就是要通过政治谈判,来约束各个经济主体,令这种“负外部性”收敛。
但这种努力却碰壁了。且不说各国最终执行协议的道德自觉难以监督,就说谈判对于目标的设定和责任的划分,本身就是一本煳涂账。因为离开了市场,没有价格信号,怎么确定各个经济主体减排的成本与收益呢?除非有一个全能全知的上帝,来作出公平的安排。最终大家未免自说自话,谈不到一处来。
英国《金融时报》专栏作家菲利普·斯蒂芬斯称“拯救地球要靠资本主义”。他所谓的“资本主义”实际上是指市场机制,而市场机制,无所谓姓社还是姓资。按他的说法,在拯救气候中,市场机制将发挥用武之地。那种“自上而下、全体参与、孤注一掷的气候变化应对策略”,或许已经摇摇欲坠。减排努力正在国家层面展开,经济激励正在取代国际监督这根“大棒”。
这很有道理。比如,中国把节能减排作为一项战略决策,并且身体力行,在可再生能源领域的地位已迅速升至全球首位,这不仅是一种大国责任的体现,更是自身经济模式转型、发展方式转变的必由之路。又如,美国目前是全球最穷奢极欲的能源消费国,当它也提倡绿色经济,显然不是良心发现,而是这种透支世界的消费模式难以为继了。也就是说,即使在拯救气候这一公共问题上,亚当·斯密那只看不见的手也开始发挥作用,利他通过利己来实现。
当然这并非说,国际政治对于气候变暖问题可以无所作为,而是说,它更应该为问题的解决搭建一种国际化的市场机制平台和合作框架。而且,从市场公平而言,已经走过工业污染阶段的发达国家承担更多国际责任,为发展中国家的减排提供资金支持和技术援助,是理所当然的。
回复该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