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值消费旺季,购物欲同样蠢蠢欲动。《智族GQ》为年底鼓鼓囊囊的腰包指明了最好的败金方向——20个腕表大牌的入门表款,新表上市,腰包大鼓,正是买表最好的时候;或是“去床上度假”,化身亨利·卢梭《睡梦中的吉普赛女郎》中的雄狮,抚弄着安宁的梦中女郎,享受在皎洁月光下入睡的迷幻之感;当你手捧《智族GQ》年末特别力作——别册:《今年最热门的100件男性奢侈品》,那些无聊的平凡信息,让它们彻底闭嘴吧。
当然,淡定也是男人的“分内事”,那些活跃在我们视线中,怪力乱神般的人物——姜文+葛优,赶在最新力作《让子弹飞》上映前,悠闲的坐在《智族GQ》封面上,抢先享受了一把影院时光。也许,荧幕上的各种骚动,在他们眼里是另一种写照:这个舞台,除非我自己下去,没人能赶得了我!
淡定的,还有非职业作家冯唐,兼三种职业于一身的“杂种”,号称“能打败时间的只有文字”。事实上,作为曾任职于麦肯锡公司的“军师爷”,纷乱商界的幕僚,他真的能平复滋滋翻腾的心火吗?
通览全刊,让《智族GQ》12月刊最“不淡定”的因素,其实来自闫凤娇。因《非诚勿扰》一夜爆红,经历了轰动全国的“丑闻事件”,自幼尝尽社会边缘之苦。在闫凤娇的身上,似乎只有在电视剧里才能看到的情节,一股脑的发生在她一个人的身上,但《智族GQ》想要你知道,她真的很坚强,很淡定!
杂种冯唐
外企高馆?妇科博士?作家?

冯唐,真名张海鹏。集三种身份于一身——“作家”、“医科博士”、“前麦肯锡合伙人”,顾称为“杂种冯唐”。三种工作在他的身上体现出三种不同的东西,同时又可以反映他在三种工作中的共性——敏锐。《智族GQ》12月刊,通过小说,让你发现一个“杂种冯唐”。
《智族GQ》12月刊中,总编王锋找来中央电视台《新闻调查》主持人柴静写冯唐。才女问,你们有什么要求?王锋回答,我不要女文青眼里的冯唐,我要女色鬼眼里的冯唐,结果,柴静给我们一个知性女色鬼眼里的冯唐……
中学语文课本上有道题,鲁迅先生写道“我的院子里有两棵树,一棵是枣树,另一棵还是枣树”,课后题问“这句话反映了鲁迅先生的什么心情?”
老罗当年念到这儿就退学了,他说“我他妈的怎么知道鲁迅先生在第二自然段到底是怎么想的,可是教委知道,还有个标准答案”。
冯唐是另一种高中生,他找了一个黑店,卖教学参考书,黄皮儿的,那书不应该让学生有,但他能花钱买着,书中写着标准答案“这句话代表了鲁迅先生在敌占区白色恐怖下不安的心情”。他就往卷子上一抄。
老师对全班同学说“看,只有冯唐一个同学答对了”。
冯唐老说他心里有肿胀,要写出来,要化掉,才舒服痛快。
能痛惜这样的夏夜,又知道自己非死不可,这样的人才有肿胀,才写,他的博客名字叫“用文字打败时间”。
归根结底,没什么是不朽的,我们终将化为粉尘,归彼大荒,但还是要写,写是一件没办法的事,什么也不图,却非这么不可。王小波说,双目失明的汉弥尔顿为什么还坐在黑灯瞎火里头写十四行诗?那就叫“自我”。
他说,“我永远不希望有一天我心安理得,觉得一切都平稳了,我情愿它永不沉默,它给我带来什么苦难都成,我希望它永远‘滋滋’地响,翻腾不休,就像火炭上的一滴糖。”
封面故事
《让子弹飞》姜文+葛优
这个舞台没人能赶得了我
回复该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