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说
  • |
  • 相册
  • |
  • 博客
  • |
  • 爽吧
  • |
  • 点评

股票的其他话题……

返回股票……


我收藏的爽吧……


十大机构预测:大盘见底回升概率逐步加大

1 十大机构预测:大盘见底回升概率逐步加大
xixi16012010-12-02 16:32:24 发表
不必过度悲观 震荡带来布局良机
国都证券 张翔
综合宏观经济、流动性、估值水平等因素判断,我们不应单单因为政策紧缩而对后市持过度悲观预期。如果政策因素引发大盘下跌并导致大消费、新兴产业等主流品种出现明显回调,投资者理应把握低位介入的时机。
从估值水平来看,A股市场也不存在大幅下行的空间。目前沪深300指数今年动态市盈率仅有14.3倍。当然,时间即将跨入2011年,以明年的动态市盈率来考察市场估值更为合理。基于明年20%的业绩增长预期,沪深300指数2011年动态市盈率仅有11.9倍。横向比较各市场PEG可以发现,沪深300指数的PEG同样低于大多数发达市场。
不过,大势的低迷并不妨碍局部牛市的演绎。在经济转型与调结构的背景下,大消费行业与新兴产业已成为未来政策扶持的重点。虽然这些行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权重尚小,而且对大盘指数的影响也相对有限,但却是未来最具增长确定性的领域。
由于前期持续走强,大消费行业与新兴产业板块在估值上缺乏足够的吸引力,因此投资者操作上不必追高。如果紧缩预期导致大盘出现快速调整,我们反倒应该乐观起来,积极关注是否有逢低买入的机会。
见底回升概率逐步加大
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现在投资者对12月份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定调存有担忧,并且许多投资者都做了历年的比较。在2007年12月3日至5日的中央经济会议之前十多天,央行上调过一次存款准备金,市场出现过一波下跌。但会议之后A 股就见底回升,上涨了一个月,即使期间又伴随着上调存款准备金和加息。另外,2004年4月铁本事件后,市场先是下跌了10%,而在4月30日发改委、央行和银监会联合发文后,市场走平了一个月。在目前的背景,对于市场的短期走势,我们觉得这两次经验非常具有参考价值。
这意味着短期内市场见底回升的概率已经在逐步加大,这周和下周是战术性买股票参与年底行情的好机会,不过战略性建仓股票的时机应该在明年。
2011年前低后高
渤海证券研究所:我们认为,2011年上半年A股市场将再次面临“经济进、政策退”的宏观环境(类似于2010年上半年);而进入下半年,随着通胀压力的缓和,货币政策紧缩力度也将随之减弱,加之经济稳定增长,A股市场将面临“经济稳,政策稳”的宏观环境(好于2010年下半年)。与之对应,2011年上半年市场延续震荡的可能性较大,而进入下半年,随着宏观及政策环境的好转,市场将重拾升势,且创出年内高点。就全年来看,上证指数运行核心区间为2600-3800点。
基于对2011年投资策略的分析,我们认为投资者可主要从消费升级和新兴产业两大成长主题中选择标的。具体到行业层面,建议重点关注消费升级中的医药、交通通信、食品饮料和商业零售,以及新兴产业中的高端装备制造业(尤其是与新兴信息产业或节能环保产业密切相关的装备制造业)和新材料。
结构性行情仍将延续
兴业证券研发中心:投资策略上,建议在政策扶持性行业中精选个股。首先,年内到明年“两会”前后,政策扶持性行业有望“星火燎原”,并进一步泡沫化。因为这个阶段,紧缩压力不会明显弱化,而大盘难有大起色,转型刺激政策、年报季报高送转等确定性事件成为结构性行情催化剂,赚钱效应将持续吸引增量资金。其次,立足于防御和布局明年,可以适度提高地产及相关低估值高弹性周期股的配置。上述板块的风险已经提前释放,年内有望震荡向上,至少可视为现金等价物,而且明年上半年一旦调控政策边际改善,则有望强劲反弹。
大盘股短期难有起色
回复该发言
2 回复:十大机构预测:大盘见底回升概率逐步加大
xixi16012010-12-02 16:32:24 发表
海通证券研究所:虽然我们并不认为小盘股有过度高估,但相对大盘蓝筹而言,其吸引力在逐步降低。近日的盘中反复一方面显示了大盘股估值优势所带来的抗跌性,另一方面反映了资金面相对充裕,面对宏观环境和政策面的不确定性以及小盘股相对较高的估值,投资者的心态趋于高度敏感和谨慎。
虽然大盘蓝筹板块具有较高估值优势,但我们并不认为风格转换会在短期内发生。首先源于资金面和政策面的紧缩预期;其次大盘股主要构成为周期类板块,在当前复杂经济环境和经济结构调整背景下难以成为市场做多力量的共识。
市场反弹动力不足
国开证券 陈少丹
大盘在年线附近经过两周的反复震荡后,终于在周二选择向下破位,中短期均线系统再次失守使技术形态进一步恶化,短期难以乐观。周三的小阳线仅仅是对60日均线形成技术上的回抽,量能大幅萎缩显示市场主动参与意愿不强,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止跌信号,预计短期市场仍将以弱势震荡为主。
但值得注意的是,权重股的下跌使这些品种的估值水平进一步降低,目前沪深300指数不到15倍的市盈率水平并不具备太大的下跌空间,从后市来看,尽管权重股没有明显的做多意愿,但对大盘指数还是有一定的支撑作用。
从短期来看,谨慎观望将是主基调。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之前,市场对一系列的管理通胀的紧缩政策以及房地产等敏感行业的调控政策仍存担忧;另外,欧债危机也加剧了全球资本市场的动荡,外围市场的波动将对A股市场形成冲击。因此,在系统性风险仍未消除的情况下,市场并不具备趋势性行情,投资者对于反弹预期不宜过高。
从热点的演绎上看,以存量资金运作结构性行情还将是近阶段市场的主要特点,围绕“十二五规划”的新兴战略产业仍将是市场焦点。传统行业向新型产业升级过程中将催生一系列市场亮点,内在成长性将成为继续支持中小盘股估值高位运行的动力,因此,科技股、消费股、高送配股等资金流入明显的板块还有继续表现的空间。
震荡过后疲态尽显 耐心等待趋势明朗
西部证券 黄 铮
前日大幅震荡过后,周三市场波澜不惊,沪深300指数盘中波动幅度不足50点,沪市成交也仅有1057亿元,为10月以来地量。我们认为,宏观紧缩调控预期成为制约当前市场的最大因素,不稳的国际环境也使得资源股保持低位震荡,中小市值品种的调整意愿则较为浓厚,当前市场因热点不具趋势性而处于波段探底阶段。操作上,建议保持低仓位的防御策略以增加资本的稳定性,耐心等待市场更为清晰的趋势来临。
此外,市场底部结构分化的压力还来自中小市值品种的调整。近期,中小板指数及创业板指数连续出现下跌放量、反弹缩量的弱势格局,这表明板块之间轮动还没有完成有效切换。不过,伴随着“十二五”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刺激,我们认为不少中小市值品种高成长性的强势产业特征会在充分调整过后,再度成为市场的关注焦点。而随着股指的底部特征逐渐清晰,这批个股仍将具备波段性表现的机会。
我们认为,紧缩的流动性趋势一定程度上还在制约场外资金的进场意愿,反弹缩量、缺乏持续性仍会成为近一阶段市场的主要特征。但进入本周,市场重回政策主导下的观察期,股指向下大幅做空的理由并不充分。只是周初的大幅震荡不可避免地造成股指重心下移,在市场没有完成区域整理的平衡阶段,需要反复的波段震荡来化解不利因素的影响。操作策略上,由于热点的局部活跃加大了个股的操作难度,因此仍需轻仓应对,不宜盲目追逐缺乏基本支撑的题材个股。
弱势震荡格局难改
日信证券研究发展部策略组
回复该发言
3 回复:十大机构预测:大盘见底回升概率逐步加大
xixi16012010-12-02 16:32:24 发表
市场在2800点附近延续震荡整理态势。本周二的盘中急速下跌遭遇多头阻击,但力度有限。从短期趋势来看,随着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日期临近,多空双方有望维持一个短暂的平衡状态。但连续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后的累积效应已经显现,市场资金面已经发生较大改变,弱势格局在短期内恐难逆转。
目前周期股普遍处于估值低位,进一步下行空间有限。但成长股却普遍处于估值高位,不仅PE偏高,PEG也已经不具有吸引力了。小盘股阵营将会出现分化,部分缺乏业绩支持、难以实现盈利预期的小盘股存在较大的调整风险,而“货真价实”的成长股仍能够继续保持强势。
成交量是衡量市场情绪的温度计,小盘股的高估值需要以市场的高度热情为支撑。当市场情绪回落后,小盘股的估值水平也将难以避免地回落。目前市场的成交量已经较10月份大幅萎缩,小盘股将普遍面临补跌风险。毕竟,“高成长”只是部分优质公司的专利。从另一个角度看,市场预期高度一致的时点,一般也是趋势或风格发生转换的时点。目前机构投资者普遍超配新经济、大消费类行业,当超配的边际增量资金接近极限时,那么对于这些板块来说,则面临更多的是风险而非机会。
政策敏感期关注经济转型
华泰证券 李晶 潘俐俐
中长期看,在弱势美元和人民币升值中期趋势不变的情况下,市场依然有上行的空间。但短期内对于欧债问题的讨论,以及国内货币收紧的力度都将影响投资者预期,当前市场正处于政策敏感期,如相关政策不出现大幅超预期情况,市场维持震荡整理走势的可能性较大,建议投资者围绕经济转型布局明年行情。
市场环境方面,上市公司在经历了一季度盈利高点后,二、三季度的盈利增速明显下滑,但随着经济企稳,四季度企业经营状况良好,盈利有望保持稳定,市场对于上市公司全年业绩预期也较前期乐观。目前A股市场整体静态市盈率依然处于合理区间,11月份小盘股表现明显强于大盘蓝筹,大盘蓝筹与小盘股的估值差异被再次拉大。从资金层面看,12月市场仍面临相对宽松的资金环境,市场流动性尚未发生根本转变。
今年是十一五规划的收官年,明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年,关于十二五整体及相关产业规划,现在正处于意见征集和编制阶段,在当前国内外经济环境下,经济结构调整将是十二五规划的关键词,新兴产业、大消费、区域发展、传统产业升级将是政策扶持的大方向。
套现多抄底少 产业资本慎对调整
西南证券 张 刚
11月份减持市值创历史单月新高。数据显示,11月份限售股解禁后的合计减持额为189.90亿元,环比大增54.58%,创出历史单月新高;涉及上市公司121家,环比增加53家;涉及股数共计132952.96万股,环比增加38.42%;发布公告240次,环比大增75.19%。11月份有22个交易日,若按日均减持市值来看,为8.63亿元,比10月份的7.68亿元增加12.37%。可见,11月份市场出现冲高后的大幅下挫走势,引发了股东大举减持解禁后的股份。
11月份大盘冲高后重挫,引发解禁后股份的大规模减持,相比之下股东增持的意愿大幅降低。其中,首批27家创业板公司的首发原股东解禁后,公告减持的公司有13家,合计减持市值为6.43亿元,而解禁市值为300多亿元。但由于“小非”减持免于信息披露,因此难以得出创业板减持规模小的结论。

见底回升概率逐步加大
回复该发言
4 回复:十大机构预测:大盘见底回升概率逐步加大
xixi16012010-12-02 16:32:24 发表
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现在投资者对12月份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定调存有担忧,并且许多投资者都做了历年的比较。在2007年12月3日至5日的中央经济会议之前十多天,央行上调过一次存款准备金,市场出现过一波下跌。但会议之后A 股就见底回升,上涨了一个月,即使期间又伴随着上调存款准备金和加息。另外,2004年4月铁本事件后,市场先是下跌了10%,而在4月30日发改委、央行和银监会联合发文后,市场走平了一个月。在目前的背景,对于市场的短期走势,我们觉得这两次经验非常具有参考价值。

这意味着短期内市场见底回升的概率已经在逐步加大,这周和下周是战术性买股票参与年底行情的好机会,不过战略性建仓股票的时机应该在明年。




2011年前低后高

渤海证券研究所:我们认为,2011年上半年A股市场将再次面临“经济进、政策退”的宏观环境(类似于2010年上半年);而进入下半年,随着通胀压力的缓和,货币政策紧缩力度也将随之减弱,加之经济稳定增长,A股市场将面临“经济稳,政策稳”的宏观环境(好于2010年下半年)。与之对应,2011年上半年市场延续震荡的可能性较大,而进入下半年,随着宏观及政策环境的好转,市场将重拾升势,且创出年内高点。就全年来看,上证指数运行核心区间为2600-3800点。

基于对2011年投资策略的分析,我们认为投资者可主要从消费升级和新兴产业两大成长主题中选择标的。具体到行业层面,建议重点关注消费升级中的医药、交通通信、食品饮料和商业零售,以及新兴产业中的高端装备制造业(尤其是与新兴信息产业或节能环保产业密切相关的装备制造业)和新材料。




结构性行情仍将延续

兴业证券研发中心:投资策略上,建议在政策扶持性行业中精选个股。首先,年内到明年“两会”前后,政策扶持性行业有望“星火燎原”,并进一步泡沫化。因为这个阶段,紧缩压力不会明显弱化,而大盘难有大起色,转型刺激政策、年报季报高送转等确定性事件成为结构性行情催化剂,赚钱效应将持续吸引增量资金。其次,立足于防御和布局明年,可以适度提高地产及相关低估值高弹性周期股的配置。上述板块的风险已经提前释放,年内有望震荡向上,至少可视为现金等价物,而且明年上半年一旦调控政策边际改善,则有望强劲反弹。




大盘股短期难有起色

海通证券研究所:虽然我们并不认为小盘股有过度高估,但相对大盘蓝筹而言,其吸引力在逐步降低。近日的盘中反复一方面显示了大盘股估值优势所带来的抗跌性,另一方面反映了资金面相对充裕,面对宏观环境和政策面的不确定性以及小盘股相对较高的估值,投资者的心态趋于高度敏感和谨慎。

虽然大盘蓝筹板块具有较高估值优势,但我们并不认为风格转换会在短期内发生。首先源于资金面和政策面的紧缩预期;其次大盘股主要构成为周期类板块,在当前复杂经济环境和经济结构调整背景下难以成为市场做多力量的共识。




市场反弹动力不足

国开证券 陈少丹
大盘在年线附近经过两周的反复震荡后,终于在周二选择向下破位,中短期均线系统再次失守使技术形态进一步恶化,短期难以乐观。周三的小阳线仅仅是对60日均线形成技术上的回抽,量能大幅萎缩显示市场主动参与意愿不强,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止跌信号,预计短期市场仍将以弱势震荡为主。

但值得注意的是,权重股的下跌使这些品种的估值水平进一步降低,目前沪深300指数不到15倍的市盈率水平并不具备太大的下跌空间,从后市来看,尽管权重股没有明显的做多意愿,但对大盘指数还是有一定的支撑作用。
回复该发言
5 回复:十大机构预测:大盘见底回升概率逐步加大
xixi16012010-12-02 16:32:24 发表
从短期来看,谨慎观望将是主基调。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之前,市场对一系列的管理通胀的紧缩政策以及房地产等敏感行业的调控政策仍存担忧;另外,欧债危机也加剧了全球资本市场的动荡,外围市场的波动将对A股市场形成冲击。因此,在系统性风险仍未消除的情况下,市场并不具备趋势性行情,投资者对于反弹预期不宜过高。

从热点的演绎上看,以存量资金运作结构性行情还将是近阶段市场的主要特点,围绕“十二五规划”的新兴战略产业仍将是市场焦点。传统行业向新型产业升级过程中将催生一系列市场亮点,内在成长性将成为继续支持中小盘股估值高位运行的动力,因此,科技股、消费股、高送配股等资金流入明显的板块还有继续表现的空间。


震荡过后疲态尽显 耐心等待趋势明朗
西部证券 黄 铮
前日大幅震荡过后,周三市场波澜不惊,沪深300指数盘中波动幅度不足50点,沪市成交也仅有1057亿元,为10月以来地量。我们认为,宏观紧缩调控预期成为制约当前市场的最大因素,不稳的国际环境也使得资源股保持低位震荡,中小市值品种的调整意愿则较为浓厚,当前市场因热点不具趋势性而处于波段探底阶段。操作上,建议保持低仓位的防御策略以增加资本的稳定性,耐心等待市场更为清晰的趋势来临。

此外,市场底部结构分化的压力还来自中小市值品种的调整。近期,中小板指数及创业板指数连续出现下跌放量、反弹缩量的弱势格局,这表明板块之间轮动还没有完成有效切换。不过,伴随着“十二五”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刺激,我们认为不少中小市值品种高成长性的强势产业特征会在充分调整过后,再度成为市场的关注焦点。而随着股指的底部特征逐渐清晰,这批个股仍将具备波段性表现的机会。

我们认为,紧缩的流动性趋势一定程度上还在制约场外资金的进场意愿,反弹缩量、缺乏持续性仍会成为近一阶段市场的主要特征。但进入本周,市场重回政策主导下的观察期,股指向下大幅做空的理由并不充分。只是周初的大幅震荡不可避免地造成股指重心下移,在市场没有完成区域整理的平衡阶段,需要反复的波段震荡来化解不利因素的影响。操作策略上,由于热点的局部活跃加大了个股的操作难度,因此仍需轻仓应对,不宜盲目追逐缺乏基本支撑的题材个股。




弱势震荡格局难改

日信证券研究发展部策略组
市场在2800点附近延续震荡整理态势。本周二的盘中急速下跌遭遇多头阻击,但力度有限。从短期趋势来看,随着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日期临近,多空双方有望维持一个短暂的平衡状态。但连续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后的累积效应已经显现,市场资金面已经发生较大改变,弱势格局在短期内恐难逆转。

目前周期股普遍处于估值低位,进一步下行空间有限。但成长股却普遍处于估值高位,不仅PE偏高,PEG也已经不具有吸引力了。小盘股阵营将会出现分化,部分缺乏业绩支持、难以实现盈利预期的小盘股存在较大的调整风险,而“货真价实”的成长股仍能够继续保持强势。

成交量是衡量市场情绪的温度计,小盘股的高估值需要以市场的高度热情为支撑。当市场情绪回落后,小盘股的估值水平也将难以避免地回落。目前市场的成交量已经较10月份大幅萎缩,小盘股将普遍面临补跌风险。毕竟,“高成长”只是部分优质公司的专利。从另一个角度看,市场预期高度一致的时点,一般也是趋势或风格发生转换的时点。目前机构投资者普遍超配新经济、大消费类行业,当超配的边际增量资金接近极限时,那么对于这些板块来说,则面临更多的是风险而非机会。



政策敏感期关注经济转型

华泰证券 李晶 潘俐俐
回复该发言
6 回复:十大机构预测:大盘见底回升概率逐步加大
xixi16012010-12-02 16:32:24 发表
中长期看,在弱势美元和人民币升值中期趋势不变的情况下,市场依然有上行的空间。但短期内对于欧债问题的讨论,以及国内货币收紧的力度都将影响投资者预期,当前市场正处于政策敏感期,如相关政策不出现大幅超预期情况,市场维持震荡整理走势的可能性较大,建议投资者围绕经济转型布局明年行情。

市场环境方面,上市公司在经历了一季度盈利高点后,二、三季度的盈利增速明显下滑,但随着经济企稳,四季度企业经营状况良好,盈利有望保持稳定,市场对于上市公司全年业绩预期也较前期乐观。目前A股市场整体静态市盈率依然处于合理区间,11月份小盘股表现明显强于大盘蓝筹,大盘蓝筹与小盘股的估值差异被再次拉大。从资金层面看,12月市场仍面临相对宽松的资金环境,市场流动性尚未发生根本转变。

今年是十一五规划的收官年,明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年,关于十二五整体及相关产业规划,现在正处于意见征集和编制阶段,在当前国内外经济环境下,经济结构调整将是十二五规划的关键词,新兴产业、大消费、区域发展、传统产业升级将是政策扶持的大方向。


套现多抄底少 产业资本慎对调整

西南证券 张 刚
11月份减持市值创历史单月新高。数据显示,11月份限售股解禁后的合计减持额为189.90亿元,环比大增54.58%,创出历史单月新高;涉及上市公司121家,环比增加53家;涉及股数共计132952.96万股,环比增加38.42%;发布公告240次,环比大增75.19%。11月份有22个交易日,若按日均减持市值来看,为8.63亿元,比10月份的7.68亿元增加12.37%。可见,11月份市场出现冲高后的大幅下挫走势,引发了股东大举减持解禁后的股份。

11月份大盘冲高后重挫,引发解禁后股份的大规模减持,相比之下股东增持的意愿大幅降低。其中,首批27家创业板公司的首发原股东解禁后,公告减持的公司有13家,合计减持市值为6.43亿元,而解禁市值为300多亿元。但由于“小非”减持免于信息披露,因此难以得出创业板减持规模小的结论。
回复该发言
共有6帖子
图片链接:
插入图片  取消
视频链接:
插入视频  取消
音乐链接:
插入音乐  取消
内容: 图片视频音乐
  发帖赢积分  快捷键 Ctrl+En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