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早报12月2日报道在竞争激烈的中级车市场,除了出色的营销手法,一批销量持续过万的主流车型正在均衡全面的产品力、营销力和高保值率上进行“交火”。
产品实力讲究均衡
产品力始终是第一位,在家轿市场只有深刻洞悉家庭用车需求的变化,悉心打造均衡优越的产品力,满足消费者全方位用车需求,才能得到市场的长期认可。卓越的产品力便是一款车型制胜市场的核心基础。纵观2010年持续畅销的中级车,它们在产品力上具备一项共同点——并不一味追求某项配置的最优化,而是力求让各项配置组合在一起,迸发出最强大的战斗力,即产品力的“均衡之道”。而目前市场上一些单纯注重操控或空间的个性中级车型,虽也有一定的市场拥护者,但却始终无法杀入中级车第一阵营之列。
专家认为,这种“均衡”实力源自对中级车主流消费需求的深刻洞悉。该消费群体大都处于人生的发展时期,事业上小有成就,有不少积蓄;同时,他们大都成立了新家庭,消费需求不再单一体现个人观念,而是更多聚焦于家人的共性需求。这些特征体现在汽车消费倾向上,便是希望挑选一款外观大气、内部宽敞、动力充沛又节能省油、养护成本低廉的高性价比车型。因此,位于10万~20万元价格区间、能满足全家用车共性需求的“全能”中级家轿是不二之选。
售价需谨慎制定
其次,保值率同样被越来越多人所关注。作为产品体系中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产品价格同样是直接影响消费者购买的敏感因素。产品指导价格体系稳健,便意味着车型保值率高。对于一款车型来说,若指导价格频繁变化,尤其是不断走低,极易伤害用户的购车积极性和感情,难以形成稳定忠实的用户群体,也会导致市场持币观望。
在国内车市,作为拥有最庞大消费群体的中级车市场,其主流消费者对价格体系是否稳定更为敏感。而在终端销售方面,价格体系稳定合理的中级车型也更受青睐。产品价格对消费者来说并不是越低越好,降价是双刃剑,弄不好会伤害消费者感情,最终伤害自身品牌价值。市场上也存在一些频繁进行官方降价的车型,虽然在短时间内取得了销售反弹,但从后续状况看来并不乐观,消费者的购买积极性及品牌认可度都大打折扣,甚至陷入“越降越难卖”的怪圈。
营销手法多变化
而对中级车来说,独具特色的营销手法,才能为基本产品优势“添翼”,为制胜市场累积更多实力。近几年,中级车在营销策略上,已从凸显单一优势转变为全面传播综合优势,注重在营销推广中为产品赋予感情附加值,让冰冷的车型变得更生动,更具人情味。而营销“情感牌”的打出,能让车型在更短时间内获得更广泛的认同。
以东风日产为例,其在轩逸这款上树立了“款待家人”的品牌理念,坚持实施温情脉脉的体验营销活动,让消费者在深入了解其产品优势的同时,亲身感受到“家人才是你最重要的客户”这一情感诉求。自改款上市伊始,轩逸就针对全国消费者陆续推出了以“款待家人”为主题的“马尔代夫款待之旅”、“欧洲极致款待之旅”及“舒适博览心动世界”等系列互动体验活动,通过温情营销大打亲情牌,让更多消费者真切感受到轩逸力求给家人带来极致款待的诚意和深情。而一路飘红的市场销量强力证明,轩逸“款待家人”的品牌理念已真正得到了消费者的认可。据了解,从2009年7月开始,轩逸便以月销量持续过万的强劲势头挺进“万辆俱乐部”;2010年,在车市增速放缓的形势下,轩逸表现仍然坚挺,持续引领中级车细分市场的消费潮流。可见,在温情营销手法的助力下,轩逸得到了更多消费者的认可,也正因如此,才进一步奠定了其在中级车区域的主流地位。可见,这些主流家轿在营销推广策略上对情感和家庭的关注,如出一辙且风格明显,打造成熟的中级车情感营销模式,对车型热销大有裨益。
回复该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