坎昆会议召开前夕,网易财经就相关问题专访了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全球气候变化应对计划主任杨富强。
对于即将召开的坎昆会议,杨富强指出人们普遍预期比较低。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美国中期选举,使得奥巴马政府在气候方面的作为受到更大的约束。
对于坎昆会议的期待,杨富强预期,可能会在资金方面达成某种协议。
杨富强在谈到可能引发的明显变化时,对网易财经指出,中国CDM项目距肯定是要减少的。他解释说,由于之前大部分项目都流向中国和印度,这一局面将要改变,其次,中国近期发展速度较快,所以不是很再使适合该项目。
谈到国内碳交易市场,杨富强认为相关配套措施还很落后,他说国内市场要成熟的话,至少十年。
谈到中国节能减排时,杨富强强调不赞成十二五减排目标降低,应该继续维持20%单位GDP能耗目标。
谈到气候大会未来前景时,杨富强直言假如说某一个国家实在是不想参与了,世界仍会继续前进。但是万一发生了,气候潮流还是阻挡不了。
坎昆会议专访:
专访气候组织官员:坎昆不会达成法律效力协议
专访联合国官员:气候谈判美国应更积极
专访苏伟: 希望美国能作为坎昆会议领导者
专题:聚焦坎昆会议
点击下一页查看文字实录
杨富强:坎昆会议预期低于哥本哈根会议
网易财经:坎昆会议前天津也召开了一次气候大会,那次会议上分歧还是蛮大的,尤其是中美之间。所以就引发了大家对本月第召开的坎昆会议预期非常悲观,您怎么看待这个事情?
杨富强:预期也不能说是悲观,因为大家对这个问题,很早就对这个谈判的进程当中对坎昆会议做出了一些期望,做出了预判。这个预判我们认为总的来说不会有一些什么重大的突破,但是在某一、两个关键问题上能否取得进展,这还值得期待。另外在坎昆会议上,会不会产生像哥本哈根协议那样的文件,也有可能。但是总而言之,跟哥本哈根会议比较,坎昆的会议期望值也许会更低一点。
网易财经:这个更低的原因您认为可能是来自哪几个方面?
杨富强:更低的原因,主要还是分歧在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这两大集团之间的分歧还是比较大的,还没有见到一个比较有,一个很满意的这么一个协调,减少这样的分歧。另外就是美国大家也知道,中期选举以后,奥巴马政府也许要通过他关于原来说的17%的减排,跟2005年到2020年要减排17%,这个目标恐怕就,阻力就更大了,因为众议院的席位已经被共和党,主要席位被共和党夺走了。所以在这个问题上增加了难度。所以美国在这次坎昆会议上也无所作为。
另外欧盟也是,欧盟基本上跟去年比较来讲,它扮演的领导者的角色更弱,甚至有些放弃了,所以在这个问题上都对谈判带来不利的影响。从经济层面大家也可以发现,欧盟也有财政赤字危机,美国是不是有第二次经济探底的风险,这都存在。
杨富强:坎昆会议会在资金支持上有所突破
网易财经:按照您这样分析,其实我们这个感觉到更悲观了,这次会议如果按照既定议程,应该会达到一个什么样的结果?
杨富强:按照既定议程,原来就是想说,比如说大家期望,在资金支持上有些突破,在这次G20的会议上,因为大家都讨论到金融、讨论到经济比较多,所以相应的,在气候变化问题上会讨论到关于资金支持方面的,也是顺理成章的可以进行讨论。所以我们也希望原来在资金问题上有进一步落实。
这个资金问题上不是像原来发展中国家要求的,就是每年要2000亿美元,我们先不谈这么多大量的资金支持,我们先谈在哥本哈根协议上前三年要支持300亿,到现在也还没有落实,仅仅300亿,三年300亿都没有落实你想想,要是这个资金支持目标更高的话,那就更困难了。
回复该发言
专访WWF杨富强:中国不应降低十二五减排目标
2 回复:专访WWF杨富强:中国不应降低十二五减排目标
li1371352010-12-03 15:41:35 发表
网易财经:其实坎昆会议就是相当于只是谈资金的问题是吧?
杨富强:不是,坎昆会议我们希望在资金问题上有所突破,比如说你要叫奥巴马政府在17%以上再提高他的目标,减排的目标,看样子是,这次是很难了,因为中期选举对他的阻力就更大了,他现在能不能把17%的目标得到众议两院的一致通过现在都成了问题,所以我们认为在这个目标上也比较困难,所以资金问题上能不能突破。
另外比如说在技术转让,在土壤改变和关于森林的改变所引起来的二氧化碳的排放的改变,这个问题上看能不能取得一些进展,所以进展是会有的。是不是像其他一致认为的那么高,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网易财经:约束性的条文肯定不会产生了是吧?
杨富强:没有,如果是最后真正的来讲,应该达到一个有法律约束力的条约,这个哥本哈根没有达到,这次也不会达到。恐怕到明年的南非的会议,如果南非会议再达不到,那么十八届联合国气候框架会议,就是在南朝鲜的首尔会议上,那个时候是最后一秒钟,那里必须要完成。但是大家期待恐怕在南非会议上会有一些比较重大的突破。
但是哥本哈根协议那是一个没有约束力的,这次也有可能会产生一些没有约束力的,把大家的有些共识固化下来。
网易财经:其实达成约束性的协议,还有南非、首尔,包括坎昆还有三次机会是吧?
杨富强:对,坎昆这次怕机会已经是不能算了。
杨富强:中国已在三可问题上做出让步
网易财经:在天津会议的时候,发改委的主任接受我们的采访的时候首次提到了,他说三可这个问题上中国是可以谈判的。但是哥本哈根会议期间他完成就否认,这个问题完全就不能谈判。
杨富强:没有,我们谈判了,而且我们做了让步。
网易财经:哥本哈根会议的时候也做了让步了?
杨富强:对,因为在哥本哈根会议里面有专门的一条谈到三可,那个是我们让步的,原来我们对三可问题上,主权当时也是寸步不让。当然在内部里面我想他们还是有一定的灵活性,在这个问题上,我们是做了一些让步,然后发达国家也在资金问题上,也在减排目标上写上了他们的目标,也做了一些让步,所以才达到了一个哥本哈根协议。基本上由金属四国和美国来主导的。
网易财经:三可的让步,按照您的了解,让步到了什么地步了?
杨富强:让步的就是说我们来怎么样正确的诠释在哥本哈根协议上关于这个条款的解释。美国就说我一定要强制,就是不管我有没有支持,我都希望你们报的都是可以被三可的。中国就认为,如果你们支持的项目,我们可以三可,你们不支持的项目,我们不三可。但是我们可以报给联合国,那是另外一回事,每一个人都要报给联合国,附建议国家的报告都要三可的。所以从这个角度上来讲,还是有些分歧。
但是我们在这个问题上,比如说对这个条约的,对这个条目的解释,我们可以做出这样、那样的解释,都是有可能的。
网易财经:其实还是给最终的协议达成,我们做出了让步。
杨富强:前面也只是做出了一些让步,但是现在做出让步有各种形式,比如说你对他的解释,对他的细化,能够达到比如说双方都有一些认可的,比如说在一些问题上可以达到共识,这些都可以看作是一种让步,而不是说非常的僵化,就说这个一点都不能让。因为是谈判嘛,谈判要有灵活性。
杨富强:中国CDM总额将会减少
网易财经:还有一个关于CDM的项目,有一种说法觉得这个项目未来推行的可能性越来越渺茫,这种担心你觉得有必要吗?
杨富强:CDM的项目,我认为大家有这种想法,主要是他对目前形势对它有两个影响,第一个影响就是我们谈判的目标还没有谈下来,CDM一般来讲就是要跟这些有强制性的目标紧紧联在一起,因为它毕竟是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这么一种合作。
回复该发言
杨富强:不是,坎昆会议我们希望在资金问题上有所突破,比如说你要叫奥巴马政府在17%以上再提高他的目标,减排的目标,看样子是,这次是很难了,因为中期选举对他的阻力就更大了,他现在能不能把17%的目标得到众议两院的一致通过现在都成了问题,所以我们认为在这个目标上也比较困难,所以资金问题上能不能突破。
另外比如说在技术转让,在土壤改变和关于森林的改变所引起来的二氧化碳的排放的改变,这个问题上看能不能取得一些进展,所以进展是会有的。是不是像其他一致认为的那么高,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网易财经:约束性的条文肯定不会产生了是吧?
杨富强:没有,如果是最后真正的来讲,应该达到一个有法律约束力的条约,这个哥本哈根没有达到,这次也不会达到。恐怕到明年的南非的会议,如果南非会议再达不到,那么十八届联合国气候框架会议,就是在南朝鲜的首尔会议上,那个时候是最后一秒钟,那里必须要完成。但是大家期待恐怕在南非会议上会有一些比较重大的突破。
但是哥本哈根协议那是一个没有约束力的,这次也有可能会产生一些没有约束力的,把大家的有些共识固化下来。
网易财经:其实达成约束性的协议,还有南非、首尔,包括坎昆还有三次机会是吧?
杨富强:对,坎昆这次怕机会已经是不能算了。
杨富强:中国已在三可问题上做出让步
网易财经:在天津会议的时候,发改委的主任接受我们的采访的时候首次提到了,他说三可这个问题上中国是可以谈判的。但是哥本哈根会议期间他完成就否认,这个问题完全就不能谈判。
杨富强:没有,我们谈判了,而且我们做了让步。
网易财经:哥本哈根会议的时候也做了让步了?
杨富强:对,因为在哥本哈根会议里面有专门的一条谈到三可,那个是我们让步的,原来我们对三可问题上,主权当时也是寸步不让。当然在内部里面我想他们还是有一定的灵活性,在这个问题上,我们是做了一些让步,然后发达国家也在资金问题上,也在减排目标上写上了他们的目标,也做了一些让步,所以才达到了一个哥本哈根协议。基本上由金属四国和美国来主导的。
网易财经:三可的让步,按照您的了解,让步到了什么地步了?
杨富强:让步的就是说我们来怎么样正确的诠释在哥本哈根协议上关于这个条款的解释。美国就说我一定要强制,就是不管我有没有支持,我都希望你们报的都是可以被三可的。中国就认为,如果你们支持的项目,我们可以三可,你们不支持的项目,我们不三可。但是我们可以报给联合国,那是另外一回事,每一个人都要报给联合国,附建议国家的报告都要三可的。所以从这个角度上来讲,还是有些分歧。
但是我们在这个问题上,比如说对这个条约的,对这个条目的解释,我们可以做出这样、那样的解释,都是有可能的。
网易财经:其实还是给最终的协议达成,我们做出了让步。
杨富强:前面也只是做出了一些让步,但是现在做出让步有各种形式,比如说你对他的解释,对他的细化,能够达到比如说双方都有一些认可的,比如说在一些问题上可以达到共识,这些都可以看作是一种让步,而不是说非常的僵化,就说这个一点都不能让。因为是谈判嘛,谈判要有灵活性。
杨富强:中国CDM总额将会减少
网易财经:还有一个关于CDM的项目,有一种说法觉得这个项目未来推行的可能性越来越渺茫,这种担心你觉得有必要吗?
杨富强:CDM的项目,我认为大家有这种想法,主要是他对目前形势对它有两个影响,第一个影响就是我们谈判的目标还没有谈下来,CDM一般来讲就是要跟这些有强制性的目标紧紧联在一起,因为它毕竟是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这么一种合作。
回复该发言
3 回复:专访WWF杨富强:中国不应降低十二五减排目标
li1371352010-12-03 15:41:35 发表
网易财经:对。
杨富强:所以现在没有谈下来,投资者或者政府要出多少钱,都没有说下来,这个事情自然而然就搁置在那里,所以很多项目就停在那里了,因为这里面很多不确定性。第二对中国肯定是要减少的,因为原来大部分的CDM都跑到中国和印度,这也从这个方面来讲,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技术的发展,国外也认为说这条件也变化,我们自己在这个问题上也加以默认。因为我们的经济,我们的经济也确实发展了,比如说现在的风电,原来前几年(跟现在相比)不可同日而语。现在每年发展的风电,世界上最快的。
而且我们的制造能力也都有了,这个时候再来强调风电就不合适。另外水电,原来我们认为也可以列入CDM,水电我们自己的制造机械,我们的制造水平,我们的应用程度在全世界都是名列前茅的,你说我这样一个成熟的技术,应用也比较广泛,再把它放到CDM也不合适。所以种种条件,再加上国外说,我还有一些贫穷的国家要CDM,我不能把所有的项目都跑到中国来,所以这样就给大家造成一个错觉,好像CDM就不要了,不是这个意思。
从世界范围来讲,它还是,它还是需要的。
网易财经:比如说额度,像中国大概能降多少?
杨富强:应该有一个比较很明显的降低。因为我们也认为,CDM如果都跑到中国、印度来也不合适。但是我们认为归根到底是市场的机制在起作用。如果投资者,比如说他投资到某一个很贫穷的国家,那里缺少法律的保护,也没有很严格的市场可以规范,所以他们认为,也许他还愿意跑到中国来,所以这都是很难说的。所以我们认为,我们也不强调说都要到中国来,我们强调说让投资者决定哪里是他们可以产生CDM比较好的效益的地方,让他们来选择,这样的话,很多,也许还有相当一部分CDM的项目还会选择到中国来。
网易财经:相当于国内目前开展CDM的这个行业可能还会逐渐萎缩,在这个大的背景下。
杨富强:在这个大的背景下,我们应该有这样的准备。因为我们现在国家也建立了基金,比如说绿色碳基金,那是基本上在林业局下面成立的一个公募基金,还有其他基金,再加上我们国家在对气候变化应对上投入更多的资金,来建立基金来刺激,比如说企业、民众进行减排,在这个问题上,我想自力更生或者是依靠自己的力量在什么地方,在什么时候都不是过时的。
网易财经:我想到另外一个问题,国内目前有很多环境交易所,包括北京、天津、上海都有,他们是不是也是依据的这种CDM的原理?
杨富强:是有另外一个说法,就是说应该更把它清楚的表达,就是说当我们社会正在进行某一种,比如说污染物或者是二氧化碳减排的时候,有些企业是获利的,因为他有先进的技术,管理办法,而且可以减少比他应该减排的还要更深,所以他有更多的碳资产可以出卖。有的企业目前的生产设备比较落后,设施也比较落后,资金比较紧张,在这种情况下叫他减排,他要付的成本就要更高。这个时候他看到市场上能够购买,所以就有这种交易的可能。
但是这种交易的可能必须要有一个总量控制,没有一个总量控制就不行。另外要有足够多的买方和卖方,这样的话交易才能产生,要有比较严格的法律规范,所以这些条件比较成熟的话,碳市场交易在整个社会成本来讲,应该是最小化的。
杨富强:中国碳交易市场成长起来至少十年
网易财经:我看包括成思危在内的部分国家领导人一直在强调这个碳交易,就是说的您刚才举的例子。
回复该发言
杨富强:所以现在没有谈下来,投资者或者政府要出多少钱,都没有说下来,这个事情自然而然就搁置在那里,所以很多项目就停在那里了,因为这里面很多不确定性。第二对中国肯定是要减少的,因为原来大部分的CDM都跑到中国和印度,这也从这个方面来讲,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技术的发展,国外也认为说这条件也变化,我们自己在这个问题上也加以默认。因为我们的经济,我们的经济也确实发展了,比如说现在的风电,原来前几年(跟现在相比)不可同日而语。现在每年发展的风电,世界上最快的。
而且我们的制造能力也都有了,这个时候再来强调风电就不合适。另外水电,原来我们认为也可以列入CDM,水电我们自己的制造机械,我们的制造水平,我们的应用程度在全世界都是名列前茅的,你说我这样一个成熟的技术,应用也比较广泛,再把它放到CDM也不合适。所以种种条件,再加上国外说,我还有一些贫穷的国家要CDM,我不能把所有的项目都跑到中国来,所以这样就给大家造成一个错觉,好像CDM就不要了,不是这个意思。
从世界范围来讲,它还是,它还是需要的。
网易财经:比如说额度,像中国大概能降多少?
杨富强:应该有一个比较很明显的降低。因为我们也认为,CDM如果都跑到中国、印度来也不合适。但是我们认为归根到底是市场的机制在起作用。如果投资者,比如说他投资到某一个很贫穷的国家,那里缺少法律的保护,也没有很严格的市场可以规范,所以他们认为,也许他还愿意跑到中国来,所以这都是很难说的。所以我们认为,我们也不强调说都要到中国来,我们强调说让投资者决定哪里是他们可以产生CDM比较好的效益的地方,让他们来选择,这样的话,很多,也许还有相当一部分CDM的项目还会选择到中国来。
网易财经:相当于国内目前开展CDM的这个行业可能还会逐渐萎缩,在这个大的背景下。
杨富强:在这个大的背景下,我们应该有这样的准备。因为我们现在国家也建立了基金,比如说绿色碳基金,那是基本上在林业局下面成立的一个公募基金,还有其他基金,再加上我们国家在对气候变化应对上投入更多的资金,来建立基金来刺激,比如说企业、民众进行减排,在这个问题上,我想自力更生或者是依靠自己的力量在什么地方,在什么时候都不是过时的。
网易财经:我想到另外一个问题,国内目前有很多环境交易所,包括北京、天津、上海都有,他们是不是也是依据的这种CDM的原理?
杨富强:是有另外一个说法,就是说应该更把它清楚的表达,就是说当我们社会正在进行某一种,比如说污染物或者是二氧化碳减排的时候,有些企业是获利的,因为他有先进的技术,管理办法,而且可以减少比他应该减排的还要更深,所以他有更多的碳资产可以出卖。有的企业目前的生产设备比较落后,设施也比较落后,资金比较紧张,在这种情况下叫他减排,他要付的成本就要更高。这个时候他看到市场上能够购买,所以就有这种交易的可能。
但是这种交易的可能必须要有一个总量控制,没有一个总量控制就不行。另外要有足够多的买方和卖方,这样的话交易才能产生,要有比较严格的法律规范,所以这些条件比较成熟的话,碳市场交易在整个社会成本来讲,应该是最小化的。
杨富强:中国碳交易市场成长起来至少十年
网易财经:我看包括成思危在内的部分国家领导人一直在强调这个碳交易,就是说的您刚才举的例子。
回复该发言
4 回复:专访WWF杨富强:中国不应降低十二五减排目标
li1371352010-12-03 15:41:35 发表
杨富强:对,碳交易,当然我们目前都是地区的,还有自愿性的交易,主要就是把我们的规章制度、交易规矩这些东西都建立起来,还有我们的法律法规也配套,来支持这个碳交易,建立起来,这样的话,这个市场才真正成熟。目前的资源性协议,我们还不能说它是一个完全的碳交易市场,恐怕要十年或者更长一点时间把它完善起来。
网易财经:如果你对目前中国国内的交易所做一个评价的话,你怎么评价它?
杨富强:我的评价就是大家不要气馁,不要放弃,因为中国现在已经是最大的碳排放国家了,这个市场潜力肯定是在这里的。随着我们中国政府对碳排放有一个强制性的要求,我们在能够开发出来一些比较好的概念和一些产品来进行交易的话,我们的碳交易也许在十几、二十年以后,在世界上成为一个最大的,跟我们国家的经济发展和我们的金融中心的建立,是相辅相成的。
网易财经:假如要给普通投资者一个额度的概念的话,大概是多少?
杨富强:额度概念是按照市场来走的,比如说你这个额度,比如说我们说将来我们到了一段,一个时间段,我们说每一个企业,你的额度今年排放多少,明年排放多少,它能,都能够看到这个额度。这个额度是下降的,如果这个额度是上升的,对我们的交易就有一定的困难。但是下降的话,他今年省了,就愿意省得更久,如果你说是上升的话,这个事情就比较难办一点。
网易财经:比如说是看市场的总额是多少多少亿。
杨富强:对,多少亿,比如说你是下降的,今年你应该达到多少,明年应该是多少,或者是五年以后多少,十年以后多少,大家看到这个额度是下降的,碳的指标是越来越贵的,这样的情况,我们的碳市场才能上升,不然的话你给他一个错觉,如果我们碳交易,碳是越来越多的,他就不知道我现在这个碳是10块钱一公斤,到了五年以后,就变成7块钱,5块钱还是怎样的。所以这里面有不确定性。所以这里面也是很复杂,我们自己都还没有搞清楚。包括欧盟,现在尽管说它是一个比较成熟的碳市场,但是也还不是很成熟的。美国的碳市场基本在萎缩,正在走向,都快要不行了,这个时候如果美国政府再没有一个强制性的,比如说17%的目标或者什么目标,那么它恐怕就一蹶不振。
网易财经:还有一个说法,全国目前环境交易所就是几台电脑一链,然后就说成立一个所,实际上对目前这种发展还是不太满意的。
杨富强:对这个问题的认识还不是那么认可,另外,各个省里面也成立碳交易所,以前我也说过这个话,咱们真正的成熟以后,真正能够生存下来的碳交易所应该是没有几家。各地的碳交易所可以提供服务,而做不了真正大的碳交易。因为碳交易要量比较大。我们讲就跟我们北京讲,我们看起来北京财力也很雄厚,但是你要做北方的金融中心,全国的金融中心,根本就担当不起这个责任,更不要说全世界,恐怕目前来讲,目前也只有上海、香港还能够担当起这个。所以这个事情,不是那么容易做,能够做成的。
网易财经:去年温总理宣布中国减排45%的目标的时候,隔了一段时间,安徽省也出了一个地方减排的总体规划,逐渐的其他省也出了,您对地方出台这种目标总体上是什么评价?
杨富强:我觉得这非常好,我们最后总还要分解,像我们20%的能源强度分解到各个地方一样,但是我们当时的分解,说句客观的话是分解的不好的,没有根据各个情况的经济发展、技术水平、投资水平来进行分解,所以当时也有快鞭打快牛,还有比较落后的,承担的反而比较重。
网易财经:您指的是节能减排的那个?
回复该发言
网易财经:如果你对目前中国国内的交易所做一个评价的话,你怎么评价它?
杨富强:我的评价就是大家不要气馁,不要放弃,因为中国现在已经是最大的碳排放国家了,这个市场潜力肯定是在这里的。随着我们中国政府对碳排放有一个强制性的要求,我们在能够开发出来一些比较好的概念和一些产品来进行交易的话,我们的碳交易也许在十几、二十年以后,在世界上成为一个最大的,跟我们国家的经济发展和我们的金融中心的建立,是相辅相成的。
网易财经:假如要给普通投资者一个额度的概念的话,大概是多少?
杨富强:额度概念是按照市场来走的,比如说你这个额度,比如说我们说将来我们到了一段,一个时间段,我们说每一个企业,你的额度今年排放多少,明年排放多少,它能,都能够看到这个额度。这个额度是下降的,如果这个额度是上升的,对我们的交易就有一定的困难。但是下降的话,他今年省了,就愿意省得更久,如果你说是上升的话,这个事情就比较难办一点。
网易财经:比如说是看市场的总额是多少多少亿。
杨富强:对,多少亿,比如说你是下降的,今年你应该达到多少,明年应该是多少,或者是五年以后多少,十年以后多少,大家看到这个额度是下降的,碳的指标是越来越贵的,这样的情况,我们的碳市场才能上升,不然的话你给他一个错觉,如果我们碳交易,碳是越来越多的,他就不知道我现在这个碳是10块钱一公斤,到了五年以后,就变成7块钱,5块钱还是怎样的。所以这里面有不确定性。所以这里面也是很复杂,我们自己都还没有搞清楚。包括欧盟,现在尽管说它是一个比较成熟的碳市场,但是也还不是很成熟的。美国的碳市场基本在萎缩,正在走向,都快要不行了,这个时候如果美国政府再没有一个强制性的,比如说17%的目标或者什么目标,那么它恐怕就一蹶不振。
网易财经:还有一个说法,全国目前环境交易所就是几台电脑一链,然后就说成立一个所,实际上对目前这种发展还是不太满意的。
杨富强:对这个问题的认识还不是那么认可,另外,各个省里面也成立碳交易所,以前我也说过这个话,咱们真正的成熟以后,真正能够生存下来的碳交易所应该是没有几家。各地的碳交易所可以提供服务,而做不了真正大的碳交易。因为碳交易要量比较大。我们讲就跟我们北京讲,我们看起来北京财力也很雄厚,但是你要做北方的金融中心,全国的金融中心,根本就担当不起这个责任,更不要说全世界,恐怕目前来讲,目前也只有上海、香港还能够担当起这个。所以这个事情,不是那么容易做,能够做成的。
网易财经:去年温总理宣布中国减排45%的目标的时候,隔了一段时间,安徽省也出了一个地方减排的总体规划,逐渐的其他省也出了,您对地方出台这种目标总体上是什么评价?
杨富强:我觉得这非常好,我们最后总还要分解,像我们20%的能源强度分解到各个地方一样,但是我们当时的分解,说句客观的话是分解的不好的,没有根据各个情况的经济发展、技术水平、投资水平来进行分解,所以当时也有快鞭打快牛,还有比较落后的,承担的反而比较重。
网易财经:您指的是节能减排的那个?
回复该发言
5 回复:专访WWF杨富强:中国不应降低十二五减排目标
li1371352010-12-03 15:41:35 发表
杨富强:节能减排的那个。现在我们国家也提出来,在“十二五”的时候,我们要进行指标分解的时候,就要要比较科学的,有根据的。最起码是这样的,东部、中部、西部应该不一样,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地方把他们的方案报上来,中央再把他们的方案压下去,这个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一结合,什么地方不一致,我们再进行调整。什么地方上下刚好差不多了,你地方也有这样的意愿来做,中央也有这样的要求就比较好。所以我觉得这样来回几个回合,就能把这个目标分解的更全面一些。
杨富强:十二五节能减排预计要好于十一五
网易财经:谈到这个地方我还要问您一个比较热的话题,就是节能减排,你刚才也提了,这个目标分解的不科学。但是到了现在大家都在争取完成这个目标,而且采取了拉闸限电,不符合这个市场规律的一些手段,你总体怎么评价中国政府的节能减排政策?
杨富强:这个节能减排实际上我不是很担心,我也不非常说这个最后这个冲刺,会带来很大的恶劣的影响,我认为不是。这是给地方一个很大的教训。
就是说你前几年干嘛去了?你到后面这样,就跟咱们一个学生不好好学习,最后再来,临时抱佛脚,临阵磨枪,就给他一个教训了。如果“十二五规划”他再来这么做的话,你想一想,那个时候媒体、大众,包括上面的主管单位,中央机关恐怕对他都很不满意了,你怎么又来一套了,明明这一套是错的,你还捡起来?所以我认为他们就要学到教训。当然这个时候,他们做了一些错误的选择,这个错误的选择里面,有一些部分是对的,但是他以前没有做。
比如说对高耗能的部门,原来就叫你要搞,不能搞差别电价,不能给他便宜的,要给他一样贵的,或者更贵的,他没有给,到现在一看不行了,再来弄,就把这些东西都混在一起。所以我觉得我对这些倒不担心,我说如果没有错误,大家就不好学习了,叫他们犯一下错误,我们的“十二五”也许会走得更稳一点。
网易财经:咱们基金会有没有对中国节能减排有一个评估什么的?
杨富强:对,我们有一个评估。评估就发现“十一五”的节能减排里面我们大部分靠的是技术,所以说结构减排就非常少,分量越来越少,再加上金融危机一来,我们有一些投资,有一部分地方的投资走到很多还是高耗能部分去了,所以结构减排就很少。但“十二五”提出来,我们要把结构转变作为一个攻坚战,那么60%的节能减排潜力是在结构变化。所以我认为“十二五”18%到20%的目标应该要坚持,我提出这么几个观点,你们考虑一下。
第一,我们“十一五”的时候,2006年基本上这一年是过去了,因为目标刚刚出来,大家正在消化,再加上我们的政策实施有一个滞后,现在没有滞后了,大家都知道还要有减排目标,你还要继续抓;第二,我们碰到了一个金融危机,这个金融危机我们4万亿、8万亿,再加上地方上的恐怕就10几、20万亿这样投下去了,所以很多就投到了很多高耗能的部门,所以阻碍了我们结构节能和技术节能,在“十二五”我们是有这么一个期待,不可能再有这么大规模的一个世界性的金融危机。
第三,我们要靠,我们叫做内需,我们的出口就不像原来那么多。原来我们出口的时候是百分之,差不多将近20%都是给出口用的,是净出口用的,就是出口减去进口。就是说没有,消耗了我们20%左右的能源来给进口,那么进口,不,出口我们肯定不会那么多了。这样的话,我们的能耗也不用消耗那么多能耗去,去给其他国家去买单。所以在这种情况下。
回复该发言
杨富强:十二五节能减排预计要好于十一五
网易财经:谈到这个地方我还要问您一个比较热的话题,就是节能减排,你刚才也提了,这个目标分解的不科学。但是到了现在大家都在争取完成这个目标,而且采取了拉闸限电,不符合这个市场规律的一些手段,你总体怎么评价中国政府的节能减排政策?
杨富强:这个节能减排实际上我不是很担心,我也不非常说这个最后这个冲刺,会带来很大的恶劣的影响,我认为不是。这是给地方一个很大的教训。
就是说你前几年干嘛去了?你到后面这样,就跟咱们一个学生不好好学习,最后再来,临时抱佛脚,临阵磨枪,就给他一个教训了。如果“十二五规划”他再来这么做的话,你想一想,那个时候媒体、大众,包括上面的主管单位,中央机关恐怕对他都很不满意了,你怎么又来一套了,明明这一套是错的,你还捡起来?所以我认为他们就要学到教训。当然这个时候,他们做了一些错误的选择,这个错误的选择里面,有一些部分是对的,但是他以前没有做。
比如说对高耗能的部门,原来就叫你要搞,不能搞差别电价,不能给他便宜的,要给他一样贵的,或者更贵的,他没有给,到现在一看不行了,再来弄,就把这些东西都混在一起。所以我觉得我对这些倒不担心,我说如果没有错误,大家就不好学习了,叫他们犯一下错误,我们的“十二五”也许会走得更稳一点。
网易财经:咱们基金会有没有对中国节能减排有一个评估什么的?
杨富强:对,我们有一个评估。评估就发现“十一五”的节能减排里面我们大部分靠的是技术,所以说结构减排就非常少,分量越来越少,再加上金融危机一来,我们有一些投资,有一部分地方的投资走到很多还是高耗能部分去了,所以结构减排就很少。但“十二五”提出来,我们要把结构转变作为一个攻坚战,那么60%的节能减排潜力是在结构变化。所以我认为“十二五”18%到20%的目标应该要坚持,我提出这么几个观点,你们考虑一下。
第一,我们“十一五”的时候,2006年基本上这一年是过去了,因为目标刚刚出来,大家正在消化,再加上我们的政策实施有一个滞后,现在没有滞后了,大家都知道还要有减排目标,你还要继续抓;第二,我们碰到了一个金融危机,这个金融危机我们4万亿、8万亿,再加上地方上的恐怕就10几、20万亿这样投下去了,所以很多就投到了很多高耗能的部门,所以阻碍了我们结构节能和技术节能,在“十二五”我们是有这么一个期待,不可能再有这么大规模的一个世界性的金融危机。
第三,我们要靠,我们叫做内需,我们的出口就不像原来那么多。原来我们出口的时候是百分之,差不多将近20%都是给出口用的,是净出口用的,就是出口减去进口。就是说没有,消耗了我们20%左右的能源来给进口,那么进口,不,出口我们肯定不会那么多了。这样的话,我们的能耗也不用消耗那么多能耗去,去给其他国家去买单。所以在这种情况下。
回复该发言
6 回复:专访WWF杨富强:中国不应降低十二五减排目标
li1371352010-12-03 15:41:35 发表
第四个就是我刚刚讲的,“十二五”转变、改革,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我们的经济增长结构,经济结构。这个我们的结构节能就上来了,所以我说18%到20%是应该坚持的,我说甚至应该坚持20%的目标,是可以做得比“十一五”还要好的,因为我们得到了很多经验教训,再加上政府出台了很多激励性的政策。现在甚至有的我们一些专家说15%,我说这个事情不是退步了吗?
好了,你这样一闹,以后我们地方又来闹一个什么东西,不是拉闸限电,恐怕是没有煤了,他说是不是应该3%,4%?不是这样的。所以我们从这个里面应该看到一些经验教训,但是并不是说要教我们退缩,而是我们认为,在这种有利条件下,应该坚持20%。
网易财经:您觉得目标还是应该20%?
杨富强:20%。
杨富强:不赞成中国政府降低十二五减排目标
网易财经:前一段时间发改委传出一个消息,就是说可能是16%。
杨富强:对呀,所以我觉得这样你比较松的话,因为像这样的硬性指标应该高一点,能够把我们整个结构能够转变,如果这个转变的抓手都松的,松垮垮的一个目标,你怎么转变结构?大家一弄,我只要跳一跳还可以够得着,不是,你要跳狠一点才能够得着,这样它的结构转变才能真正的转变过来。
网易财经:您还是不赞成降下来的?
杨富强:对,我不赞成。
杨富强:美国不参加气候协议不影响大局
网易财经:回到咱们的主题,如果这次达成成功,或者是达成某种协议,就是坎昆会议,各国需要做什么,包括中国、欧盟、美国和其他一些国家?
杨富强:对,我们来点一下世界上这几个主要国家,因为他们起了带头作用和示范作用。像中国现在是世界第一大排放国,我们中国一定要像温家宝总理在哥本哈根会议上所讲的,我们会完成我们40%到45%,当然,我个人认为还是应该是45%的这个目标,但是大家都忽略了温家宝讲的另外一句话:我们不但能完成我们的目标,我们还要做得更好。意思要比45%还要好,所以我认为把这个节能目标,碳目标,还有我们的可再生目标,还有我们的森林的目标都加起来的话,是可以做得比这个45%还要好,所以我们的目标是可以完成的,这个事情可以展示我们中国,所以我们现在不必要说关心到其他国家,现在其他国家压重要增加这个目标已经是比较少了。
美国,美国现在中期选举,恐怕就更困难了,这个国会的阻力就更大,再加上奥巴马也没有坚持他原来的17%的目标,我们认为他还要更高。比如说这次量化宽松政策,就不是由他的部门来主导的,政府主导的,而是由联邦政府,联邦储备银行,美联储来指导的,所以他就是印钞票干什么。所以政府就没有说把我这6000亿美元怎么投资到可再生能源节能,他没有加入的,或者指导的余地就很少。这样的结果,他们的这种可再生资源,清洁能源的目标就很有可能会迟缓。
再加上美国的政治气候也比较保守,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在坎昆会议上,也不会有所作为。
网易财经:您觉得美国要达成协议的话,他应该做出哪方面的努力?
杨富强:对,他应该做出来,比如说他说我最起码还继续坚持17%的目标,或者我还可以做得更好,我更好的跟参众两院更好的进行沟通,或者是我通过,如果这些做不到,我通过我政府,我政府还有一部分权利,我怎么样在我的权利范围里面,更好的来激励可再生资源的发展,节能减排这个问题上,或者是更好的跟地方政府,因为世界自然研究所做了一个报告,如果各州政府他们所做的承诺加起来的话,就没有改变,继续做下去的话,那么它可以达到16%,17%,这个目标是可以达到的。所以怎么样跟各个州政府更好的结合,推动他们实施他们州政府的计划,这些都可以很好的,很可惜我们都没有看到。
回复该发言
好了,你这样一闹,以后我们地方又来闹一个什么东西,不是拉闸限电,恐怕是没有煤了,他说是不是应该3%,4%?不是这样的。所以我们从这个里面应该看到一些经验教训,但是并不是说要教我们退缩,而是我们认为,在这种有利条件下,应该坚持20%。
网易财经:您觉得目标还是应该20%?
杨富强:20%。
杨富强:不赞成中国政府降低十二五减排目标
网易财经:前一段时间发改委传出一个消息,就是说可能是16%。
杨富强:对呀,所以我觉得这样你比较松的话,因为像这样的硬性指标应该高一点,能够把我们整个结构能够转变,如果这个转变的抓手都松的,松垮垮的一个目标,你怎么转变结构?大家一弄,我只要跳一跳还可以够得着,不是,你要跳狠一点才能够得着,这样它的结构转变才能真正的转变过来。
网易财经:您还是不赞成降下来的?
杨富强:对,我不赞成。
杨富强:美国不参加气候协议不影响大局
网易财经:回到咱们的主题,如果这次达成成功,或者是达成某种协议,就是坎昆会议,各国需要做什么,包括中国、欧盟、美国和其他一些国家?
杨富强:对,我们来点一下世界上这几个主要国家,因为他们起了带头作用和示范作用。像中国现在是世界第一大排放国,我们中国一定要像温家宝总理在哥本哈根会议上所讲的,我们会完成我们40%到45%,当然,我个人认为还是应该是45%的这个目标,但是大家都忽略了温家宝讲的另外一句话:我们不但能完成我们的目标,我们还要做得更好。意思要比45%还要好,所以我认为把这个节能目标,碳目标,还有我们的可再生目标,还有我们的森林的目标都加起来的话,是可以做得比这个45%还要好,所以我们的目标是可以完成的,这个事情可以展示我们中国,所以我们现在不必要说关心到其他国家,现在其他国家压重要增加这个目标已经是比较少了。
美国,美国现在中期选举,恐怕就更困难了,这个国会的阻力就更大,再加上奥巴马也没有坚持他原来的17%的目标,我们认为他还要更高。比如说这次量化宽松政策,就不是由他的部门来主导的,政府主导的,而是由联邦政府,联邦储备银行,美联储来指导的,所以他就是印钞票干什么。所以政府就没有说把我这6000亿美元怎么投资到可再生能源节能,他没有加入的,或者指导的余地就很少。这样的结果,他们的这种可再生资源,清洁能源的目标就很有可能会迟缓。
再加上美国的政治气候也比较保守,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在坎昆会议上,也不会有所作为。
网易财经:您觉得美国要达成协议的话,他应该做出哪方面的努力?
杨富强:对,他应该做出来,比如说他说我最起码还继续坚持17%的目标,或者我还可以做得更好,我更好的跟参众两院更好的进行沟通,或者是我通过,如果这些做不到,我通过我政府,我政府还有一部分权利,我怎么样在我的权利范围里面,更好的来激励可再生资源的发展,节能减排这个问题上,或者是更好的跟地方政府,因为世界自然研究所做了一个报告,如果各州政府他们所做的承诺加起来的话,就没有改变,继续做下去的话,那么它可以达到16%,17%,这个目标是可以达到的。所以怎么样跟各个州政府更好的结合,推动他们实施他们州政府的计划,这些都可以很好的,很可惜我们都没有看到。
回复该发言
7 回复:专访WWF杨富强:中国不应降低十二五减排目标
li1371352010-12-03 15:41:35 发表
网易财经:那个,还是美国,他的目标应该坚持17%,甚至还可以高一点,同时在这个过程当中要加强跟州政府的联系,在资金方面您觉得他们应不应该做出某种突破?
杨富强:对,资金问题上刚才我也讲了,比如说这次的6000亿,第二轮的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实际上主动权没有掌握在奥巴马政府手里,所以他不能来运用,所以在这个问题上,在资金问题上,他就捉襟见肘,很困难。在这种情况下,他就有杠杆,有支力点来撬动这个经济的活动发展,朝不同方向的,就比较无能为力。
网易财经:对国际上的援助你觉得有可能吗?
杨富强:国际上的援助他现在还没有说,刚才我们讲了,在哥本哈根会议上有一个300亿,最近这三年300亿美元,他还没有报出一个数字来,欧盟报出数字来了,加拿大政府报出数字来,这个数字对不对,我们先别说,但是其他的政府都没有报出来。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他到底怎么样,也还是一个问号。
网易财经:您觉得他应该怎么做?
杨富强:比如说这300亿它应该报出个数字来,它可以跟欧盟、其他国家协调说,你报这个数字,你凭什么,是根据什么来报的,我是根据什么来报的,比如最起码GDP人均GDP,人均收入,总有一个东西方案大家协调以后,报出来,大家各国都可以接受的,这样的发达国家就能把300亿赶紧凑齐了。所以我们觉得很奇怪,就是说你6000亿都在那边印钞票,你多印几十亿给发展中国家他都舍不得,你想想这个事儿。
网易财经:就是欧盟这方面的?
杨富强:欧盟他原来去年是比较积极的,基本上担当了领导者的角色,振臂一唿,我们要做急先锋,今年他有很多原因,当然也有一些财政赤字,比如说像希腊、西班牙这些问题把他们拖了后退,总的来说他们缺少了一种动力,这种动力在国际谈判中也是必不可少的。所以我们也希望欧盟继续来进一步推动这个气候谈判,发挥他们积极的作用,或者是领导力的作用。
金属四国已经做出了自己的承诺,他们很好的配合谁,所以我个人有这么一个观点,就是说这个气候变化是一个共识,这个潮流,当然,大家看起来很慢,政治谈判很慢,但是它在发展。我们不会因为一、两个国家起了阻碍的作用,而把整个谈判拖下来,这是不会的。所以我们要继续前进,即使一、两个国家不参与,也无碍大局。
网易财经:就是美国不参与这个还会往前走?
杨富强:当然,我不能这么说,但是假如说某一个国家实在是不想参与了,就跟京都议定书议定的一样嘛,大家继续前进。所以这样的话,搞得某个国家不愿意积极参与的话,就很被动。我们也希望这种情况不会发生,但是万一发生了,这种潮流他还是阻挡不了。
网易财经:有人说它可能会沦为是多哈谈判,您觉得有这个可能吗?
杨富强:不可能的,因为它采取的方式完全跟多哈谈判不一样,多哈谈判基本上是一对一的,同意了再跟另外一个谈,这个基本上是世界上各个国家都要同意的。比如说像哥本哈根协议的时候,最后还是有七、八个,十几个小国站起来反对,所以就把整个议程就给拽下来了,迟滞下来了,还是各国无论大小还是平等的,这个在气候变化问题上谈判还是很明显的,在多哈根本体现不了所有大国无论大小都平等的,没有,那还是强权政治。
网易财经:我们很多观众都是投资者,去年的时候大家都有一股热情,觉得这个可能是未来很多年的一个热点,都有投资热情。现在可能气氛没有哥本哈根的时候那么浓重了,如果您对他们提建议或者说两句的话,您对这些投资者会说一些什么?
回复该发言
杨富强:对,资金问题上刚才我也讲了,比如说这次的6000亿,第二轮的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实际上主动权没有掌握在奥巴马政府手里,所以他不能来运用,所以在这个问题上,在资金问题上,他就捉襟见肘,很困难。在这种情况下,他就有杠杆,有支力点来撬动这个经济的活动发展,朝不同方向的,就比较无能为力。
网易财经:对国际上的援助你觉得有可能吗?
杨富强:国际上的援助他现在还没有说,刚才我们讲了,在哥本哈根会议上有一个300亿,最近这三年300亿美元,他还没有报出一个数字来,欧盟报出数字来了,加拿大政府报出数字来,这个数字对不对,我们先别说,但是其他的政府都没有报出来。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他到底怎么样,也还是一个问号。
网易财经:您觉得他应该怎么做?
杨富强:比如说这300亿它应该报出个数字来,它可以跟欧盟、其他国家协调说,你报这个数字,你凭什么,是根据什么来报的,我是根据什么来报的,比如最起码GDP人均GDP,人均收入,总有一个东西方案大家协调以后,报出来,大家各国都可以接受的,这样的发达国家就能把300亿赶紧凑齐了。所以我们觉得很奇怪,就是说你6000亿都在那边印钞票,你多印几十亿给发展中国家他都舍不得,你想想这个事儿。
网易财经:就是欧盟这方面的?
杨富强:欧盟他原来去年是比较积极的,基本上担当了领导者的角色,振臂一唿,我们要做急先锋,今年他有很多原因,当然也有一些财政赤字,比如说像希腊、西班牙这些问题把他们拖了后退,总的来说他们缺少了一种动力,这种动力在国际谈判中也是必不可少的。所以我们也希望欧盟继续来进一步推动这个气候谈判,发挥他们积极的作用,或者是领导力的作用。
金属四国已经做出了自己的承诺,他们很好的配合谁,所以我个人有这么一个观点,就是说这个气候变化是一个共识,这个潮流,当然,大家看起来很慢,政治谈判很慢,但是它在发展。我们不会因为一、两个国家起了阻碍的作用,而把整个谈判拖下来,这是不会的。所以我们要继续前进,即使一、两个国家不参与,也无碍大局。
网易财经:就是美国不参与这个还会往前走?
杨富强:当然,我不能这么说,但是假如说某一个国家实在是不想参与了,就跟京都议定书议定的一样嘛,大家继续前进。所以这样的话,搞得某个国家不愿意积极参与的话,就很被动。我们也希望这种情况不会发生,但是万一发生了,这种潮流他还是阻挡不了。
网易财经:有人说它可能会沦为是多哈谈判,您觉得有这个可能吗?
杨富强:不可能的,因为它采取的方式完全跟多哈谈判不一样,多哈谈判基本上是一对一的,同意了再跟另外一个谈,这个基本上是世界上各个国家都要同意的。比如说像哥本哈根协议的时候,最后还是有七、八个,十几个小国站起来反对,所以就把整个议程就给拽下来了,迟滞下来了,还是各国无论大小还是平等的,这个在气候变化问题上谈判还是很明显的,在多哈根本体现不了所有大国无论大小都平等的,没有,那还是强权政治。
网易财经:我们很多观众都是投资者,去年的时候大家都有一股热情,觉得这个可能是未来很多年的一个热点,都有投资热情。现在可能气氛没有哥本哈根的时候那么浓重了,如果您对他们提建议或者说两句的话,您对这些投资者会说一些什么?
回复该发言
8 回复:专访WWF杨富强:中国不应降低十二五减排目标
li1371352010-12-03 15:41:35 发表
杨富强:首先我要跟,跟大家讲的就是说对哥本哈根会议产生的影响不要低估,恐怕在欧洲,大家有一点失望,因为他们原来的期望是比较高的。但是中国你来看一下,很多企业原来对节能减排,对气候变化认识还不是那么足的,现在大家对气候变化认识比原来认识多了。连普通的,我们一个公众在街头上你问他气候变化都能给你说出个道道来,我就,我当时也是就是跟他们欧盟的官员交流的,我说你看在中国,13亿人口,会产生这么大的影响,比你整个欧洲加起来的人口还多,你有什么好失望的呢?这个事情是会推动这个发展的,所以我认为在中国这样一个资源,在人均资源相对匮乏的一个国家,我们确实要把应对气候变化和我们节能减排经济很好的结合、平衡,科学、综合的发展起来。这个是必须的。
即使没有国际气候变化,没有这么一个条约,我们中国也要继续做,这是根据我们的国情出发。当然,如果有国际的条件,更要促使我们做好这个应对气候变化的工作。
网易财经:这个问题可以不回答,就是如果读者问往哪个领域投资比较好的话,您这边有没有一个方向性的建议?
杨富强:这个领域,领域来讲,恐怕说起来大家也都是很,很清楚的。比如说可再生资源,清洁能源,核电、风电,还有一些比如说大家将来讲的,生物质能,也许现在大家还没有看到第二代,或者是将来更多的靠生物来制柴油,所以中国这个问题上的潜力还是比较大的。第二,我们还有一些很好的节能技术,节能技术来讲,我们现在正在开发,比如说像汽车,我们的内燃机,大家认为已经没有潜力了,但是还是有潜力的,还是有潜力来发展的。当然我们还有电动汽车,还有其他的,比如说燃料电池汽车,像汽车方面我们也还是一个很有,很大的范围,还有智能电网,我们怎么样配合我们的智能电网搞好我们的仪表的设计,还有一些技术的开发,这都是。
比如说我们搞低碳、可再生资源城市,我们的基础网络,比如说地下的水管、热网怎么样使它智能化,这都是非常重要的。还有我们现在要创造的智能城市,这个怎么做,在IT领域里面也会产生一场革命。像这样的建筑节能,还有我们还有一些减碳的技术,我们也做得也有很多可以投资的方面。所以我觉得这个机会总是在那里的,希望大家去认真找,比如说跟一些创投,还有私募基金这些人经常交流你就可以发现,有一些东西,有一些技术。
回复该发言
即使没有国际气候变化,没有这么一个条约,我们中国也要继续做,这是根据我们的国情出发。当然,如果有国际的条件,更要促使我们做好这个应对气候变化的工作。
网易财经:这个问题可以不回答,就是如果读者问往哪个领域投资比较好的话,您这边有没有一个方向性的建议?
杨富强:这个领域,领域来讲,恐怕说起来大家也都是很,很清楚的。比如说可再生资源,清洁能源,核电、风电,还有一些比如说大家将来讲的,生物质能,也许现在大家还没有看到第二代,或者是将来更多的靠生物来制柴油,所以中国这个问题上的潜力还是比较大的。第二,我们还有一些很好的节能技术,节能技术来讲,我们现在正在开发,比如说像汽车,我们的内燃机,大家认为已经没有潜力了,但是还是有潜力的,还是有潜力来发展的。当然我们还有电动汽车,还有其他的,比如说燃料电池汽车,像汽车方面我们也还是一个很有,很大的范围,还有智能电网,我们怎么样配合我们的智能电网搞好我们的仪表的设计,还有一些技术的开发,这都是。
比如说我们搞低碳、可再生资源城市,我们的基础网络,比如说地下的水管、热网怎么样使它智能化,这都是非常重要的。还有我们现在要创造的智能城市,这个怎么做,在IT领域里面也会产生一场革命。像这样的建筑节能,还有我们还有一些减碳的技术,我们也做得也有很多可以投资的方面。所以我觉得这个机会总是在那里的,希望大家去认真找,比如说跟一些创投,还有私募基金这些人经常交流你就可以发现,有一些东西,有一些技术。
回复该发言
共有8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