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网友给人教版语文教材挑错达千处
1 中医网友给人教版语文教材挑错达千处
lezhixianxl2010-12-03 16:32:56 发表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17课《地震中的父与子》 (图片来源:京华时报)
新华网讯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在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下称人教版)、现在广泛使用的中学语文课本中,“唧唧”是织布声,而网友“百姓之声ABC2010”(下面简称“百姓之声”)认为,唧唧是叹息声。11月22日,网友“百姓之声ABC2010”在某论坛发帖,称人教版中学语文教材中的文言文注释错误多达上千处。人教版中学语文教材真错了?
古文注释 错语多多?
“百姓之声”在帖中列举了多处他认为错误的注释。“百姓之声”说,一般读者读不懂古文无可厚非,但中学课本的编者们读不懂就不可思议了。
“百姓之声”说,一般读者读不懂古文无可厚非,但中学课本的编者们读不懂就不可思议了。
记者联系上语言学专家、曾给央视春晚把文字关的《说文解字》编辑、出版过《字误百解》的黄安靖,从“百姓之声ABC2010”所说的“错误注释”中,挑出10个请他们鉴定。
黄安靖鉴别后认为,“百姓之声ABC2010”所说的10处错处,有5处有道理,应可认定是教材注释错误(该五处为:“宫中府中,俱为一体”的“府中”,“百姓之声”认为是官府,而不是教材中注释的朝廷;“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中的“时”,应是按季节读书,而不是教材中注释的“时常”;“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俱兴”中的“越”,是“过”,而不是“到”;“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中的“唧唧”是叹息声,而不是教材中注释的织布机的声音;“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中的“粟”是指粟米一样的沙粒,而不是教材中注释的米粒。)另5处则应是“百姓之声”自己搞错了。他表示,希望“百姓之声”将挑出的“4000注释错误”寄给《说文解字》,他们进行鉴别后,将有道理的地方发表出来。
此外,记者还联系了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该司一名工作人员让记者将材料发给人民教育出版社。“如果确有错误,会采纳意见,进行修改。”同时,这名工作人员表示会上网查看“百姓之声”的帖子,关注此事。
挑错网友是位中医
记者联系到网友“百姓之声”。这位网友家住辽宁省辽阳市,名叫侯锡满,是一位年过五旬的中医,平时常翻看些古老的药书。
侯锡满告诉记者,2000年,儿子读高中,让他看一篇古文的意思,他发现有注释搞错了,从那之后,他便开始给人教版的教材挑错。为查证教材中的注释是否有错,他常常去翻古籍。
侯锡满称,他曾就注释错误一事,致信人教社,但得到的回应不尽如人意。他说:“网上发帖,是希望引起网友关注,改变‘注释错误’的现状。”
回复该发言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17课《地震中的父与子》 (图片来源:京华时报)
新华网讯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在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下称人教版)、现在广泛使用的中学语文课本中,“唧唧”是织布声,而网友“百姓之声ABC2010”(下面简称“百姓之声”)认为,唧唧是叹息声。11月22日,网友“百姓之声ABC2010”在某论坛发帖,称人教版中学语文教材中的文言文注释错误多达上千处。人教版中学语文教材真错了?
古文注释 错语多多?
“百姓之声”在帖中列举了多处他认为错误的注释。“百姓之声”说,一般读者读不懂古文无可厚非,但中学课本的编者们读不懂就不可思议了。
“百姓之声”说,一般读者读不懂古文无可厚非,但中学课本的编者们读不懂就不可思议了。
记者联系上语言学专家、曾给央视春晚把文字关的《说文解字》编辑、出版过《字误百解》的黄安靖,从“百姓之声ABC2010”所说的“错误注释”中,挑出10个请他们鉴定。
黄安靖鉴别后认为,“百姓之声ABC2010”所说的10处错处,有5处有道理,应可认定是教材注释错误(该五处为:“宫中府中,俱为一体”的“府中”,“百姓之声”认为是官府,而不是教材中注释的朝廷;“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中的“时”,应是按季节读书,而不是教材中注释的“时常”;“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俱兴”中的“越”,是“过”,而不是“到”;“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中的“唧唧”是叹息声,而不是教材中注释的织布机的声音;“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中的“粟”是指粟米一样的沙粒,而不是教材中注释的米粒。)另5处则应是“百姓之声”自己搞错了。他表示,希望“百姓之声”将挑出的“4000注释错误”寄给《说文解字》,他们进行鉴别后,将有道理的地方发表出来。
此外,记者还联系了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该司一名工作人员让记者将材料发给人民教育出版社。“如果确有错误,会采纳意见,进行修改。”同时,这名工作人员表示会上网查看“百姓之声”的帖子,关注此事。
挑错网友是位中医
记者联系到网友“百姓之声”。这位网友家住辽宁省辽阳市,名叫侯锡满,是一位年过五旬的中医,平时常翻看些古老的药书。
侯锡满告诉记者,2000年,儿子读高中,让他看一篇古文的意思,他发现有注释搞错了,从那之后,他便开始给人教版的教材挑错。为查证教材中的注释是否有错,他常常去翻古籍。
侯锡满称,他曾就注释错误一事,致信人教社,但得到的回应不尽如人意。他说:“网上发帖,是希望引起网友关注,改变‘注释错误’的现状。”
回复该发言
共有1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