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济南12月3日电(记者姚润丰)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加快现代农业建设,从2009年至今,中央财政累计投入100亿元,以县为单位整体推进,在全国高标准实施了850个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有效提高了项目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水平、抗御水旱灾害能力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了农民增收致富。这是记者从近日在山东德州召开的全国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现场会上获悉的。
水利部党组成员、办公厅主任陈小江介绍,从2009年起,财政部、水利部决定分期分批实施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着力推动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由分散投入向集中投入转变、由面上建设向重点建设转变、由单向突破向整体推进转变、由重建轻管向建管并重转变,在2009年实施第一批400个重点县的基础上,2010年新增450个重点县。
财政部农业司司长赵鸣骥介绍,重点县建设抓住了农业和农村发展的关键环节,解决了农民最关心的问题,促进了农民增收,取得了明显成效。2009年,400个重点县建设共维修改造塘坝1万多处,整治渠道4万多公里、改造机井6万多眼,新建雨水集蓄利用工程近2万处,使一大批农田水利设施得到了更新、修复和改造。400个重点县建设共发展高效节水灌溉面积450万亩,改善灌溉面积1592万亩,新增和改善排涝面积975万亩,新增粮食综合生产能力385万吨。
值得一提的是,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探索建立了财政支持农田水利建设的新模式。重点县建设实行“依据规划、连片治理、整县推进”的模式,改变了过去零星分散的建设方式,初步形成了中央和地方共同投入的局面,打造了农田水利资金整合的平台,创新了支农项目立项方式,建立了绩效考评制度,强化了资金监管,形成了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
据了解,明年中央财政将继续坚持把农田水利建设作为当前水利投入的重点领域,进一步调整和优化支出结构,切实加大对农田水利建设的投入力度。同时,再安排新增一批重点县,依据绩效考评结果对新增重点县名额进行分配,鼓励工作力度大、成绩突出、积极性高的重点县及省份率先完成建设任务。
回复该发言
中央财政两年投入100亿元建设850个全国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
共有1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