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进入12月,各大券商对于2011年的策略预判陆续出台,各路资金似乎也已刀枪入库,市场反应就是成交的减少以及热点的弱化。
对于每年年底的行情,在投资者眼中应该是相对平淡的,一是因为我们的会计制度导致年底做账,起码会将利润兑现;二是即使资金布局来年也不会波澜壮阔,而会是和风细雨。数据显示,2000年到2009年的10年中,12月份沪综指的涨幅分别是0.14%、-5.84%、-5.34%、7.14%、-5.54%、5.62%、27.45%、8.00%、-2.69%、2.56%。10年中12月是五涨五跌,除了2006年的大牛市中出现很大的月涨幅外,其他年份的12月确实波澜不惊。
当然,历史不会简单重复,今年的12月会不会不同呢?这要回到目前的市场。
当前市场最担心的就是加息和通胀,笔者认为加息并不是重压,如果有重压的话,应该是预期之外的。也就是说,预期内的加息不会给市场带来沉重压力。由于通胀日益严重,居民储蓄已经连续多月出现负利率,即便今年10月份央行提高了一次利率,但一年期存款利率显然还无法与目前的CPI上涨速度相比。因此,从消除负利率、维护储户基本利益的角度出发,升息是必然的选择。其实管理层并非没有顾忌,海外热钱正虎视眈眈地试图进入中国,升息过快过猛会加大其流入的压力,要抑制CPI的上涨,用升息的办法见效比较慢,远不如用行政管制更直接,所以我们就看到了一系列的限价令,同时央行不断提高存款准备金率。至于通胀,这不仅是12月的问题,也是明年的核心问题,更何况通胀带来的未必都是风险。
从目前已经出台的部分2011年券商策略报告来看,对于2011年的市场基本还是抱有相对乐观的态度,甚至还有牛市的字眼闪现在策略报告中。这样看来,在机构眼中,2011年还是存在诸多机会的。假如真的如此,那么12月就不会出现大幅的单向杀跌行为。因为现在的市场并没有出现单边下跌的基础,即便是有这样、那样的利空可能发生,但也不会形成一面倒的格局,至多会打乱乃至改变市场运行的节奏,但是不会令市场的发展趋势出现逆转。
现在的市场中也是“暗流涌动”,那么多个股在创新高,难道介入其中的资金是没有目标的吗?储蓄搬家还会继续,中国的经济发展不会停止,上市公司的盈利也不会出现大面积倒退,既然机会大于风险,那么12月就只是未来发展路上的一个阶段,不存在任何特别的意义。对于投资者来说,应该继续为来年着想,围绕着主题投资继续做功课。
回复该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