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公募基金界,他备受关注,却异常低调;他果敢坚定,却谨慎自持;他以身作则,带领团队整体向上。他谈笑风生中,展现出多面、鲜活的个性,他就是华商基金总经理助理、投资总监庄涛。⊙本报记者 涂艳
2010年,上证综合指数以3289点开盘,历经11个月在12月3日以2842点收盘,跌幅达13.6%。而华商基金旗下产品却全面开花,华商盛世成长今年以来收益率为41.41%,华商阿尔法达24.74%,华商领先达18.66%。其中华商盛世连续4个月位居偏股型基金首位,目前以明显的优势冲击年度冠军。
华商基金凭借什么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连创佳绩?通过与华商基金投资总监庄涛的一席谈话,记者发现,从这位公司投资管理带头人身上,我们或许可以找到一些答案。
初次交谈过后,传闻中以突出的选股能力而闻名的他,对市场大方向的准确把握,清晰的投资逻辑,开阔的投资视野,开放包容的团队管理,都是他带领华商基金投资团队取得成功的“利器”。
敬畏市场 才能守住战果
“我始终相信市场是有效率的。”虽然仅仅在谈话中被提及一次,但纵观庄涛的投资历程,“顺应市场才能更好地分享收益”,很明显是他布局的原则。
今年“十一”假期过后,市场在资金面的推动下掀起一轮反弹行情,而庄涛所在的团队则精准地把握了这次机会。“周期性行业被全面低估,今年以来走得都很弱。在当时的内外合力之下,即当时市场对经济增长预期偏正面,海外市场普涨的情况下,国内A股的上涨确有支撑。”庄涛回忆。而在对此次“一月游”行情有了基本判断后,华商盛世几乎在最高点时全部将此前的获利盘了结。
在他看来,紧跟市场节奏对于富有经验的公募基金经理来说并非难事,但随时保持一颗敬畏之心,才是守住战果的根本。庄涛表示:“我一直认为基金经理在一个方向上不能走得太远,我们需要不时回头看看,提防另外一种可能的发生。”对市场的敬畏,才是一个专业投资人真正的谦虚。
这份谦虚的根源,或许来自他对中国市场独特的理解。庄涛毫不避讳地承认,在中国A股市场呈现出机构“大散户”特征的条件下,基金需要更加灵活地顺势而为,才能跟上投资风格如此鲜明的市场。
顺势而为的前提往往是找到大势。在庄涛的投资逻辑中,找到一批优质上市公司固然重要,但对大方向的把握和踏准风格轮动的节奏,则令他将收益变为现实。2009年时,华商盛世几乎踩准了包括新能源、地产、金融、汽车等几轮热点转换;2010年,庄涛所在团队管理的基金更是神话般地再次把握医药、信息技术、大消费、农业等多次板块轮动机会。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
庄涛在投资研究中对各个行业的兴趣之广,对优质上市公司跟踪时间之长,都给记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庄涛说,从广泛大量的研究中找到确定性和成长性,就是他的选股之道,也是他对公司投研团队提出的要求。
在公募基金行业内,庄涛以自下而上的选股能力著称。由于基金投资风格和基金经理个人偏好的原因,并非所有人都能如此“博爱”,这或许与中国很多基金经理的研究员背景有一定程度的关系。在庄涛看来,A股市场进入了精选个股时代,在目前市场风格轮动明显的特征下,“不偏科”的投资方式或许更具备获利的机会。
“投资研究要把关注范围的广度和优质个股挖掘的深度有效起来,能在大方向看对的前提下,尽可能多地把握每次机会。”庄涛显然对自己十分苛刻。“关注市场的变化,对投资机会和风险进行反复衡量,这样我们才能做出合理的投资决策。”
回复该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