煮酒一壶,花间倚栏,论英雄何处?
《赵氏孤儿》观后感
也许这是一个家喻户晓的故事,也许这是一个平实无澜的过往,也许这是一个再简单也不过的电影,却能那样深深的印入我的心,只因,那些我眼中的英雄!
无处话凄凉——赵朔
整部电影中,他的戏份很少很少,我却依然觉得这是一个值得我去写的人。他的义气,他的柔情,他的勇武,都是真真切切的。那一份真,便造就了他的英雄气概,当我看到他拖着伤痕累累的身体回到家中,用尽最后一丝力气,只为告诉妻子快逃时,我被感动了,这样的一个人,怎由得我不去敬佩?!
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庄姬
她是一个沉稳的女人,即使丈夫死在眼前,依然能够冷静以对;她是一个美丽的女子,有着那么细腻的心思,她不惜自己的性命,只为保全赵家最后一个根苗。她的决绝令我震撼,她的至爱让我感动,或许韩厥与程婴就是被一个母亲的爱感动,也是为了那一份以命交托的责任而尽心就那个的孩子的吧,她是用自己的命在逼着他们!
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公孙杵臼
他是中大夫,朝中重臣,如果没有去救赵氏的孩子,也许会平平安安的度过一生。可是,他就是那么的执着,无论怎么样,都要保全这那个刚刚出生的孩子,可能有人会觉得他牺牲别人的孩子比较残忍,不过站在他的立场,他也只不过是想救赵家的孩子而已。最后,为了赵家的孩子,他也选择用自己的性命去逼程婴,去采信屠岸贾,能够如此的有几人,不像庄姬,她是为了自己的孩子,公孙只不过是为了一个友人之子啊!
自古圣贤尽贫贱,何况我辈孤且直——程婴
一个民间普普通通的医师,只是给庄姬看了几次脉,却被卷进了这样一个大大的漩涡。他本来会有一个幸福的家庭、温婉的妻子、听话的儿子,可是,这一切都因那一天而改变了。程婴的抉择是最难的,哪个父亲能够亲手把自己的孩子交到一个死神的手里,也许他开始真的抱有一丝希望,屠岸贾能够把孩子还给他,可是屠岸贾是什么样的人他会不知道,可以用一百多个婴儿来逼他说实话的人,会那么简简单单就放过赵氏的孩子。他的恨是完全可以理解的,我却总觉得他选择的报仇方法不对,就像韩厥说的:赵武长大以后会发生什么没人知道。即使最后赵武选择与屠岸贾对立,我依然不觉得程婴的选择正确,可是他那为了救赵氏而弃子的决定,依然让我佩服,他交出孩子的时候,心情会是怎样的矛盾啊,他将义演绎的淋漓尽致。
念腰间箭,匣中剑,空埃蠹,竟何成!——韩厥
这是一个最令我惊艳的人,从出场便不容忽视!那一份耀眼的光彩,那一蓬掩之不去的清辉,那一幕抬眸时的无限幽亮,都让我久久不能忘怀。不过在看到他为屠岸贾部下之时,我小小的可惜了一下;可惜之情并没有维持多久,就看到了那为义而伤就的一刀。当时我的情感不再是可惜,而是一种无法形容的怨和愤,怨屠岸贾那一刀为什么就正正的砍在他的脸上,愤他为什么就一时心软而毁了自己,心为他而痛,痛的同时也舒了一口气,毕竟他的心还是善良的。虽然容貌毁了,依然不掩他的风采,却平添了一丝痞味。我更喜欢后期的他,随性自然,虽然心心念念着杀屠岸贾,我依然不觉得他是个狠戾的人,因他的心性中还是有着那么一点孩子气的,在他与程婴合谋骗赵武的时候,在他以为杀掉屠岸贾而开心的蹦起来的时候,他那骨子里面的孩子气完完全全的被表现出来了。总觉得韩厥是整个电影中最让我觉得难受的一个,他与赵氏无亲无故,甚至可以说是敌人,却成了救赵武最重要的一个人,如果他没有心软,赵武连被带出的机会都没有,程婴说的那句你是他的恩人完全没有错。
回复该发言
煮酒一壶,花间倚栏,论英雄何处?——《赵氏孤儿》感
2 回复:煮酒一壶,花间倚栏,论英雄何处?——《赵氏孤儿》感
3 回复:煮酒一壶,花间倚栏,论英雄何处?——《赵氏孤儿》感
xixi16012010-12-08 02:18:04 发表
没有写屠岸贾,只因我并不觉得他是英雄。但他却的的确确是个枭雄,他能够用那么狠的方式来除掉对手满门,即使是一个刚刚出世的孩子也不放过,就因为他的狠,他就注定是个赢家。最后他会输掉,只因他心中还有一点情,一世的霸业只是毁在他对赵武的情上,可见,其实他的狠也没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所以,对于屠岸贾,我依然有一点保留。对于赵武呢,我想说的更加不多,他还是个孩子,在电影中也称不上英雄,最后的转变很突然,这样的孩子,不想去怪他,同样也爱不起来。
片中诸如王学圻,葛优这样的老戏骨我没有多说,反而花了最大的笔墨在韩厥身上,是因他给了我不一样的感受。那些老人的演技已经没有必要多说什么,但是黄晓明的表现好到超乎我的预料之外,上次给我同样震撼的是他的风声,那个日本军官被他诠释的入木三分。我不喜欢以貌取人,即使再帅的人,如果只是为了颜是不会永远的。韩厥的戏并不算多,黄晓明用那些有限的时间,把一个从意气风发的部将到落拓青年的转折演绎的很好,他的恨不深,他的义不大,却是整个电影里面给我触动最深的一个人。他不认同程婴的做法,却陪着他等了十五年,黄晓明把韩厥的隐忍表现的洽到好处,他不是不想报仇,只是不想破坏程婴而已,这在最后他一弩射了屠岸贾之后的欢唿雀跃便可显出。黄晓明孩子般的笑我很喜欢,不做作,浑然天成,他总能用那简简单单的一笑就俘获我的心,如沐春风。
回复该发言
片中诸如王学圻,葛优这样的老戏骨我没有多说,反而花了最大的笔墨在韩厥身上,是因他给了我不一样的感受。那些老人的演技已经没有必要多说什么,但是黄晓明的表现好到超乎我的预料之外,上次给我同样震撼的是他的风声,那个日本军官被他诠释的入木三分。我不喜欢以貌取人,即使再帅的人,如果只是为了颜是不会永远的。韩厥的戏并不算多,黄晓明用那些有限的时间,把一个从意气风发的部将到落拓青年的转折演绎的很好,他的恨不深,他的义不大,却是整个电影里面给我触动最深的一个人。他不认同程婴的做法,却陪着他等了十五年,黄晓明把韩厥的隐忍表现的洽到好处,他不是不想报仇,只是不想破坏程婴而已,这在最后他一弩射了屠岸贾之后的欢唿雀跃便可显出。黄晓明孩子般的笑我很喜欢,不做作,浑然天成,他总能用那简简单单的一笑就俘获我的心,如沐春风。
回复该发言
4 回复:煮酒一壶,花间倚栏,论英雄何处?——《赵氏孤儿》感
xixi16012010-12-08 02:18:14 发表
4楼
赵氏孤儿的整个线条很简单,不过就是救人与报仇的故事。刚刚看完的时候,觉得它太平淡,平淡到我差点忽略那些动人的瞬间。在此,简单分析几处:
一、韩厥收剑回身站定,默默的决定放过赵武的时候。当时给我的震动很大,他明知道自己如此做法有着生命的危险,却依然是这样选择。之后他被屠岸贾一刀而伤,向天的一声大吼,生生让我的泪在眼中转圜。
二、程婴将自己的儿子交给屠岸贾的时候。如果是我,一定不会那么做,那是自己的血肉至亲啊,怎能舍得,怎能忍心。在夹壁墙刚刚被砸开,程婴的妻子紧紧的抱着孩子的时候,我的心被狠狠的揪着,因为我知道,她的孩子已经是必死无疑的了,再一次红了眼眶。
三、程婴再次让赵武跳下房子的时候。第一次是屠岸贾让他跳的,他没有接住赵武,让赵武记住不要相信任何人,完全表现他疑和奸的性子。程婴与他悄悄相反,他用自己爱让孩子懂得,不是每个人都不可信,至少他的父亲会一直爱着他,虽然不是亲生的父亲,程婴对他的爱却一丝不少,虽然可能存在着私心,依然觉得暖暖的。
三、程婴与韩厥一同骗赵武的时候。这里并不是感动,而是整个感伤基调电影中唯一让我放声大笑的地方,这段调节了气氛,让人不会一直觉得压抑,我感觉安排的很好。
四、韩厥以为杀掉了屠岸贾,与程婴抱着欢唿雀跃的时候。其实他们不是不想杀屠岸贾,只是都在隐忍,想用另外一种方法让屠岸贾更加痛苦。当知道赵武不愿杀他的时候,韩厥才选择亲自动手,报仇之后,他们的真性情令我感动,心中一酸,为他们高兴。
我不知道还可以为他们说什么,这是一部精彩的传奇,是几个男人间的故事。他们将每个人的真性情都表现的淋漓尽致,也许我不是对每个人都抱有一样的态度,但他们带来的感动依然存在,流传千古的传奇故事,被演绎出来只有更加动人,我愿做那为君流泪的一人。
煮酒一壶,花间倚栏,论英雄何处?英雄就在每个人的心中!
回复该发言
赵氏孤儿的整个线条很简单,不过就是救人与报仇的故事。刚刚看完的时候,觉得它太平淡,平淡到我差点忽略那些动人的瞬间。在此,简单分析几处:
一、韩厥收剑回身站定,默默的决定放过赵武的时候。当时给我的震动很大,他明知道自己如此做法有着生命的危险,却依然是这样选择。之后他被屠岸贾一刀而伤,向天的一声大吼,生生让我的泪在眼中转圜。
二、程婴将自己的儿子交给屠岸贾的时候。如果是我,一定不会那么做,那是自己的血肉至亲啊,怎能舍得,怎能忍心。在夹壁墙刚刚被砸开,程婴的妻子紧紧的抱着孩子的时候,我的心被狠狠的揪着,因为我知道,她的孩子已经是必死无疑的了,再一次红了眼眶。
三、程婴再次让赵武跳下房子的时候。第一次是屠岸贾让他跳的,他没有接住赵武,让赵武记住不要相信任何人,完全表现他疑和奸的性子。程婴与他悄悄相反,他用自己爱让孩子懂得,不是每个人都不可信,至少他的父亲会一直爱着他,虽然不是亲生的父亲,程婴对他的爱却一丝不少,虽然可能存在着私心,依然觉得暖暖的。
三、程婴与韩厥一同骗赵武的时候。这里并不是感动,而是整个感伤基调电影中唯一让我放声大笑的地方,这段调节了气氛,让人不会一直觉得压抑,我感觉安排的很好。
四、韩厥以为杀掉了屠岸贾,与程婴抱着欢唿雀跃的时候。其实他们不是不想杀屠岸贾,只是都在隐忍,想用另外一种方法让屠岸贾更加痛苦。当知道赵武不愿杀他的时候,韩厥才选择亲自动手,报仇之后,他们的真性情令我感动,心中一酸,为他们高兴。
我不知道还可以为他们说什么,这是一部精彩的传奇,是几个男人间的故事。他们将每个人的真性情都表现的淋漓尽致,也许我不是对每个人都抱有一样的态度,但他们带来的感动依然存在,流传千古的传奇故事,被演绎出来只有更加动人,我愿做那为君流泪的一人。
煮酒一壶,花间倚栏,论英雄何处?英雄就在每个人的心中!
回复该发言
共有4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