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石药集团董事蔡东晨
11月28日,联想控股被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授予“全国企业文化示范基地”称号。在授予仪式上,2010全国企业文化(联想控股)现场会召开。联想控股旗下弘毅投资收购的国有企业石药集团董事长蔡东晨以亲身经历谈联想文化对石药的影响。
曾经有很多大基金和大企业找过蔡东晨谈改制,谈了后,蔡东晨对改制深恶痛绝,并有退休打算。后来,与弘毅2个半小时的谈话,让蔡东晨投入弘毅的怀抱。协议签订前夜,与柳传志的一番促膝谈心更是打消了蔡东晨的退休念头,他立志做制药行业的联想。2006年被弘毅收购后,石药集团3年来的平均利润额是收购前的12倍,连续三年排在医药行业的第二位。
以下是蔡东晨的讲话:
我为什么要加入到联想这个体系中来?
石药集团当时是一家国企,在石家庄市。由联想弘毅出资进行国企改制,把这个企业,我叫解放出来了。改制了以后就是一种民营机制,就是从那儿开始,走向了民营的道路。
当时在联想弘毅进入之前,很多国内的大型企业,有民营的,有央企,也有基金,做PE的,做其他基金的都找过我,找的人非常多,那时候也有利用政府的影响找政府的,大量的人还是想说服我。这个过程持续了几年,我一直没有感觉,他们都说没有说动我愿意改(制)。我们在石家庄也算一个重点企业,效益各方面做得还算可以,没有改制的这种迫切愿望,再加上这些人和这些企业来的目的、方法和我说不到一起,特别是文化方面,我根本接受不了。有两个很大的企业,在国内都是知名的企业,找我去改制,做公关,先吃饭,吃完饭当着市长的面就说,老蔡你别走,最后我单独跟你谈。谈的话题就是一个,你让我投资,让我改制,你个人免费给你20%的股份,到了后来几次,我就说,不要了,你当着市长,当着大家说,不要把我留下来再说,我说你留下来只有一句话,给我个人股权,给我多少好处。还有人说可以给我什么几百万美金、几百万欧元先打到我个人帐上,都是这种改法。我当时感到对改制有种排斥,有点深恶痛绝的感觉。
到2006年,接触了联想的人,我的想法彻底改变了。联想这种文化,当时我第一感觉,对联想有一种崇拜。崇拜的概念是什么呢?他不像中国企业靠行业垄断,靠资源垄断来获得大的回报和大的增长,也不是靠国家的政策、法律给予的优惠成长起来的。柳(传志)总就是一个1984年20万元的一个投资(中科院当初投资联想20万),成长到今天这个规模。在我心目中,他是一个民族企业,有民族精神的企业之魂。在我心目中,我最尊敬的,最崇尚的就是这种企业家和这种企业。
当时,(弘毅)从来没有谈给我什么,给我多少钱,给我多少股份,一句都没谈过这个。当时我和弘毅的王顺龙,我们俩人就谈了两个半小时。在我办公室,他坐在我对面,谈了两个半小时,我说OK了,咱们就改吧。只有改制这一条道路,石药才能继续保持发展,否则我说再取得往上的台阶难度非常大。在这种情况下,我俩人定下来,只有两个半小时。从2006年的4月19日,到2007年的6月16日正式签约,(改制)这个过程长达一年零两个月,非常顺利的做完了国企改制。联想100%收购了石药集团,收购了国有股份,这是这个联姻的过程。
回复该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