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讯 美国《福布斯》杂志网站12月6日文章(作者肖恩·赖因)自从大衰退开始,世界权力重心就开始明显从美国向中国转移。这对商品市场、全球供应链和军事计划等各个方面的影响都是毋庸置疑的。但令人遗憾的是,中国各方面的改革并非都跟得上政府实施的大规模经济改革。
要巩固其大国地位,中国就需要改进其教育体制,从而使它不仅能产生出重大的学术研究和创新,还能吸引世界顶尖的学生。所有的强国都能吸引世界最好的学生,并为其盟国和附属国培养未来的领导人。这是软实力的最好体现。英国有伊顿公学和牛津大学,美国有哈佛大学,中国也需要自己的国际学术重心。
中国目前的教育体制使得其最好和最聪明的学生都去国外深造了。即便那些无钱出国的也认识到了中国教育体制的弱点。
该做些什么呢?中国应该继续鼓励学生出国深造,获得专业知识并带回国来,但同时它也应该从内部改进其教育体制。除了在大学里增加更多文科,还应该从小学阶段就开始改革。
首先,应该允许更多的私立学校自行选择课程,在教学内容的意识形态方面只需市级或省级政府审批,而不需上报中央。地方政府教育官员应在教育计划上展开竞争,就像各地争相吸引外资一样。
不过为了保证质量,学校的课程选择还是需要审批,但可以赋予它们更多的灵活性去选择教材并体现自己的独特性。私立学校能够更容易地适应市场需求,比如提供小班教学,组织更多课外活动,以及更严格的教学方法和材料等。
其次,应该允许中国公民上国际小学。目前,出于意识形态和宗教方面的考虑,只有持外国护照的孩子才能上国际小学。这一政策已经过时了。那些在国外接受教育的中国公民并没有提出过什么意识形态方面的问题。同样的,外国学生也应获准上中国的学校。现在外国学生上中国学校通常会被安排在国外护照持有者的特殊班级里。实际上,经验证明,学生的多样化更有利于学习。
最后,应该允许那些在中国学习的外国人(即便只是短期学习)毕业后在中国工作。外国人要获得中国工作签证是很容易的,但那些工作经验不满两年的年轻人要获得签证就很难。这是个错误。外国年轻人常常会爱上这个国家,并希望留在这里,或者带着一些好的经历回国。应该允许他们在中国工作,即便只是为了塑造软实力。他们在当地工作对本地员工也会有益处。他们不会抢中国人的饭碗。
在中国成为真正的大国之前,它必须继续改进教育体制中的问题。
回复该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