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日,麦考林股价延续下滑趋势,以6.9美元收盘,暴跌11.54%,逼近上市首日收盘17.26美元的1/3。发起集体诉讼案件之一的美国律师事务所KSF管理合伙人刘易斯·卡恩(Lewis Kahn)在回复给记者的邮件中透露,“麦考林已经使得股东损失了数百万美元的股票价值。”
受此影响,对麦考林的质疑声不绝于耳。有观点认为,“麦考林透支了中国人的信誉”,也有观点认为“这对近期排队上市的企业和投资人起到现实的警示作用”,不一而足。
从天堂掉进地狱,麦考林仅仅用了一周时间。针对投资者和关注者的大量谴责,麦考林发表声明称:“公司认为已获知的诉讼请求没有依据,公司及其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准备针对该诉讼请求进行有力的辩护。”
目前,美国三大律师事务所亦正在鼓励更多麦考林股东提供相关有效信息,增大胜诉几率。美国律师事务所KSF方面表示,只要在2011年2月1日前向法庭提交申请的任一成员均可申请成为原告。
“这个案件刚刚开始,将需要更多时间。” 刘易斯·卡恩在邮件中说道。
三大诉讼逼身
突如其来的多宗诉讼案,开启了麦考林的噩梦。
美国当地时间12月3日,美国律师事务所KSF以及KSF合伙人Charles C. Foti, Jr(路易斯安那的前首席检察官)对麦考林就公司股票问题提起集体诉讼。仅隔一天,美国罗森律师事务所也以投资者的名义对麦考林发起集体诉讼。若加上美国律师事务所Sarraf Gentile的诉讼,麦考林目前已接连遭遇三宗集体诉讼。
目前,包括麦考林公司、麦考林董事会、首席财务官以及其承销商(瑞士信贷、UBS)等均被起诉。
这三宗集体诉讼案核心焦点都在于,其认为麦考林在IPO相关的文件中对投资者存在误导和虚假信息披露的问题。其中特别指出,麦考林成本和开支增加都已经对毛利润造成不良影响,这与招股说明书不符。
投资者认为,麦考林直到2010年11月29日收盘后,才对外公布在IPO时已经存在的真相,如:毛利率同比下降400个基点;销售、管理及一般性费用同比增加20.4%,运营费用增加19.8%等数据。这导致麦考林无法达到首次公开招股时预期的目标。
“这是一场民事诉讼,已经有数百名投资者与此相关联。我们正在寻求为这些眼看着股票价值下跌的股民们获得有效利益补偿的措施。”刘易斯·卡恩在回复记者的邮件中说道。

资深互联网分析人士洪波(博客)认为:“麦考林遭遇的频繁诉讼和公司业绩有直接关联。企业业绩若没能达到实现上市要求,靠过度包装上市是不可行的。”
对此,麦考林高层保持了缄默,仅通过官方统一申明形式对外表示:“诉讼请求没有依据,公司将进行有力辩护”。同时,该公司表示,“相信任何该等诉讼并不会对公司的日常经营产生任何重大影响。”
至此,一场漫长的诉讼战已拉开帷幕。
诚信的考验
纳斯达克曾流传着一句话:“Any company can be listed, but time will tell the tale。”(任何公司都能上市,但时间会证明一切。)而决定这一切的首要原则是:诚信。
回复该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