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务员一家亲?
新华网12月8日讯:2010年12月5日,201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如期举行。1415138人报名、实际参考人数90万人;全国31个区、46个城市、908个考点;137个招考单位、1.6万余岗位、录取率约为1.57%;最热门岗位考录比达到创纪录的4961∶1……
只需要几个数字,一幕尘土飞扬的“考碗大军”在全国各地厮杀的场面便浮现在眼前。而在这其中,有众多考生是干部子女。
在很多人的思维定式中,只消一提起公务员子女,特别是领导干部子女参加公务员招录考试,往往会产生一些“灰色”的联想。那么,究竟该如何看待干部子女从政?领导干部子女能不能、该不该参加公务员考试?
报考只需合法合规
不可忽视家庭职业传承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第二章第十一条规定,公务员应当具备年龄、身体、文化程度和工作能力等基本条件,就是说,凡是符合这些要求的中国公民可以报考公务员的。显然,按照法定的条件,绝大部分干部子女符合报考的要求。
此外,现实中普遍存在的家庭职业传承因素也使得公职人员的子女具备一定的职业优势。中国人“子承父业”的传统习惯,即便在今天仍然在工人家庭、军人家庭、教师家庭存在着众多的例子,在媒体上“曝光率”较高的演艺类家庭的子女则更多地体现着这样的特点。
自小的耳濡目染,对一个行业特点的了解和熟悉往往会影响一个人未来的职业规划和职业理想。这样的现实因素也导致了拥有家庭职业传统的工作者拥有不同于其他群体的一定先天优势,例如适应工作更加快速,遇到问题可以更快地找到合理的建议,拥有父辈在行业内的人脉关系优势等等。有网友就此发帖表示:“不管怎么说,领导干部子女从政还是有优势的。”
“难道领导干部的子女就不能成才吗?难道一定得是工农子弟才正常吗?”一名拟任某地团市委领导的干部孩子对自己被质疑深感不平,称自己被提拔与家庭背景无关。《北京青年报》评论对此表示理解:不能说他的辩解没有道理,也不能说官员的子女一定不能成才——其实在很多时候,由于受环境熏陶,官员子女成才的可能性比普通家庭子女更大——官员子女如果确有过人的学识和才干,有在基层和艰苦地方工作的实际经验,那么,将他们选任到合适的干部岗位,让他们像父辈那样走上为官从政之路,并没有什么不正常。
第二页:干部子女深陷招录“黑幕”
第三页:如何看待干部子女报考公务员
干部子女深陷招录“黑幕”
那么,干部子女参加公务员招录考试频频受到质疑,原因究竟何在?对这一问题,一些个案提供了不少启示。
“招聘计划与条件:招聘名额1名。普通高校全日制应届本科毕业生,获得国外学士学位,国际会计专业,大学英语四级,屏南户籍,女,年龄25周岁以下……”
福建省宁德市屏南县财政局下属的收费票据管理所这则公开招聘启事引发了众多网友关注,据了解,这次招考只有一个人报名,并且因此无须考试而被直接录取。这则“史上最贴心”招聘启事也在今年的国考之前成为了各方质疑的焦点。
11月24日,宁德市人事局针对此事,在其官方网站宁德人事人才网上发布《关于屏南县财政局下属收费票据管理所招聘人员调查情况及处理意见的说明》。说明中称,11月24日下午,宁德市人事局召开局务会议研究此事,并做出处理决定。该局已决定取消屏南县财政局下属的收费票据管理所此次招聘工作人员计划,并对已聘用人员取消聘用资格。
回复该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