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珠宝品牌周生生爆出金饰“短斤缺两”丑闻,引起轩然大波,同时也暴露出了国内珠宝检验监管上的漏洞。一时间,有珠宝“身份证”之称的一纸鉴定证书成为众矢之的。记者探访省城珠宝市场,细数鉴定证书造假路数。
乱象:鉴定证书真假混杂
“买首饰的时候,都看重商家品牌、款式、重量,谁会真的上网查那张 鉴定证书 啊。”前天,在记者的采访中,市民王小姐回想起当初选购钻戒时的情景表示。昨日上午,王小姐又急匆匆给记者打来电话,“我的鉴定证书是不是假的呀,怎么上网查不到任何信息。”原来,王小姐在接受完采访后,当晚回家就翻出自己钻戒的鉴定证书,按照指定网址输入编号,结果系统只显示:“数据正在更新”,而非商家所称的“钻戒的详细信息”。对此,这枚钻戒的销售商泉城路一大型金店与检验方省内一鉴定机构相互踢起了皮球,都表示是对方的问题,令人一时难辨是非。
记者了解到,王小姐的遭遇并非个例。在英雄山文化市场一玉器店,店老板的话意味深长:“现在连身份证、驾驶证都能造假,更何况一个小小的鉴定证书。证书都是蒙游客的,内行人识货,谁看这东西。”
在解放桥北临的北方国际珠宝城,记者发现,不少珠宝首饰,尤其是翡翠、珍珠、玉器等,大多没有鉴定证书。这里的商家多从事批发生意,省内各地的珠宝玉器店都会来此进货。
在一家翡翠店,店员看到记者对鉴定证书特别在意,特意表示:“想要鉴定证书,没问题,只要看中了货,马上就可以搞到权威的鉴定证书,绝不多加钱。”“检测不是很严格吗?”记者追问,对方有点不屑,“都是朋友,搞一张鉴定证书问题不大。”
不经检验乱发证书
故意提高鉴定等级
除了少数鉴定人员为了经济利益违规操作外,正常的珠宝检测中也存在许多不规范现象,其中最普遍的是人为提高珠宝首饰鉴定等级。
“检测机构也是为了挣钱嘛,有时候为了迎合商家的利益,会故意提高鉴定等级。”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珠宝业内人士告诉记者,珠宝鉴定其中的猫腻非常多,“钻石和玉石鉴定是重灾区。”他特别提示道,钻石净度相差一个级别,商家可能就会将价格提升20%-50%。对此,记者采访得知,在裸钻销售中,同样是一克拉的钻石,净度vvs与vs,售价相差3000多元。
商家私下自造假证
在采访中,当记者问到“假鉴定证书”时,商家大多躲躲闪闪,但也有人不当回事。“这些都是我们自己印的。”在二环东路一家工艺品店,店员小声告诉记者。
记者发现,在假证书上,赫然印有“广东省质量监督珠宝贵金属产品检验站”的字样,红色印章、检验人员签字、样品照片、检验编号和条形码一应俱全,背面还特意标明了监督电话和执行的相关标准。如果没有店员的提示,记者断然分辨不出真假来。但假的终究是假的,店员告诉记者:“上面的编号都是瞎编的,上网肯定查不到,但从来没有顾客现场打电话核实真假。”
鉴定机构竞争激烈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鉴定检测过程中之所以存在各种漏洞,令商家有机可乘,与鉴定机构之间日趋激烈的竞争大有关系。据了解,目前国内有资质的第三方珠宝鉴定机构超过100家,仅山东省内拥有黄金珠宝检测资质的单位近20家,数量众多。
业内人士透露,国内的鉴定机构有一个特点,就是不分大小,也无谁最权威之说,只要有鉴定资质就具有认证权。也就是说,在众多鉴定机构中,商家可以任选其一即可。而对第三方鉴定机构而言,鉴定费又是最主要的收入。在市场上,几家鉴定机构对鉴定业务的争夺已是公开的秘密。以二环东路的山东国际珠宝交易中心为例,为了争夺客户资源,国家黄金钻石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和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山东局黄金珠宝检测站先后在此设立分支机构,双方的竞争不可避免。
回复该发言
珠宝鉴定书乱象调查:不经检验乱发证书
2 回复:珠宝鉴定书乱象调查:不经检验乱发证书
asd90991392010-12-09 15:10:26 发表
“洋证书”也不靠谱
在采访中,记者发现,与金银饰品、翡翠玉石大多采用国内鉴定证书不同,钻石,尤其是裸钻,偏爱一家名为美国宝石学院(英文简称GIA)的国外机构。GIA的证书内容全部是英文书写,许多专业术语令人难懂。
据了解,GIA创立于1931年,标榜非营利机构,经费由珠宝业界人士捐献,是把钻石鉴定证书推广成为国际化的创使者。然而,省城一业内人士向记者指出,在这张英文证书中,尽管罗列了关于钻石琢型、尺寸、重量等信息,但并未写有质量保证等字样,不能作为钻石真假的证明。
回复该发言
在采访中,记者发现,与金银饰品、翡翠玉石大多采用国内鉴定证书不同,钻石,尤其是裸钻,偏爱一家名为美国宝石学院(英文简称GIA)的国外机构。GIA的证书内容全部是英文书写,许多专业术语令人难懂。
据了解,GIA创立于1931年,标榜非营利机构,经费由珠宝业界人士捐献,是把钻石鉴定证书推广成为国际化的创使者。然而,省城一业内人士向记者指出,在这张英文证书中,尽管罗列了关于钻石琢型、尺寸、重量等信息,但并未写有质量保证等字样,不能作为钻石真假的证明。
回复该发言
共有2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