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南京某医药企业主管招投标的副总,刚刚让自己公司的上百种药品“挤”进了上述增补目录。
“不公布就有变化的可能。
这并非不可能。
游戏规则“与外资药企的谈判结果真的不好说,但他们要竞标中标的话可以考虑适当降价。
按新医改政策设置,国家基本药物为307种,各省可按用药习惯增补。
而各地在实施中,纷纷将基层的报销比例提高,包括上海在内的一些地方将比例提高到了70%以上,但唯一的要求是基本药物必须价格低廉并保证质量。
“外资的意思是,他们的药是原研药,价格要高些,但卫生局不同意,卫生局在整体增补中,肯定有个价格考虑。
当陈宇飞第一次听说 “上海卫生局和社保中心直接将外资药品入围资格取消”的时候,他也并不相信,因为距上海不远的江苏地区刚刚把部分外资药企的几十种药品列入基本药物目录,只不过价格下调达到一半。
“是否入围,主要是看游戏规则。
当时,积极应标的诺华、强生、默沙东、辉瑞等外资企业都未竞争过本土企业,被抛弃在增补后的599种基本药物目录门外。
江苏社保局的一位人士介绍,外资药企战场失利的原因主要是销售额、药品价格和药品不良反应及企业声誉方面。
“基本药物,它的出发点就是保障居民的基本用药。
他认为,基本药物保障的都是居民的常见病,国内制药企业如哈药、云南白药、石药等等,虽然是仿制,但质量已接近于国外原研药,价格比外资药低很多,承担基层常见病的治疗完全没有问题。
尽管如此,江苏地区基本药物目录增补最终还是对外资药品开了个口子。
外资的决心据了解,目前外资药企的药品几乎占据了国内所有三甲医院全年70%的销售额,国内药企的市场转向二级、二级以下医疗机构。
“基层医疗机构可报销70%,即使价格便宜点,也会保证全年高速的薄利多销。
为此,外资药企决心进入基本药物目录。
外资药企的决心,令陈宇飞战栗,因为 “外资药企的公关是一流的”。
“外资的抗生素售价低端的也需要20元,有的上百。
据有关机构数据显示,随着中国医药市场地位的不断提升,其占世界药品市场的份额30年来一路上升,由1978年的0.88%上升到了2008年的8.25%。
多重因素诱惑着外资药企的决心,而如果外资药企进军基层医疗市场成形,就能一手拿着三甲医院70%的处方单,一手拿着不断增加的基层用药单,游刃于中国医疗市场中。
“作为本土药企,这一天很可怕。
回复该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