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报讯针对本市户籍人员中长期存在“人户分离”等情况,上海将探索以居住地为立足点的属地化管理模式,不再以户籍所在地为标准,就近提供就业、就医、入学以及居家养老等公共服务和管理。杨浦区五角场镇、宝山区庙行镇与大场镇、嘉定区马陆镇与安亭镇率先启动试点。“就业就医入学将与居住地挂钩”的消息一出,如何操作、会带来哪些变化,成为市民关注的焦点。五角场镇副镇长申利霞昨天表示,关于属地化管理政策,今年12月到明年4月是试点阶段,明年五六月份将会进行总结评估,现在具体政策还在制定中,希望能尽快出台一个具体的操作流程。宝山区大场镇宣传部相关人士表示,他们也是刚刚知道这个消息,目前正在进行统一部署,具体细则还未出台,究竟如何操作他们也不知道。
杨浦区五角场镇是典型的人口导入区,全镇户籍人口10.45万人,而居住人口却远超这个数字,大量“人在户不在”的居民的到来,给部分公共设施带来了较大的压力。全镇初步统计,五角场镇的人户分离达65%,根据镇政府提供的人户分离和实际居住人数等数据,市教委、卫生局、民政局等的政府部门,将分别研究制订入学、就医、就业、居家养老的服务认定标准,引导市民在实际居住地享受各项公共服务。
以小学入学为例,率先试点的5个镇,从下一学年起,包括新生入学和老生转学都不再需要凭户籍前往就近的学校报到,而是到实际居住地有关部门登记,区教育局按相对就近入学的原则,进行统筹安排。对于同一居住地的孩子要进同一所学校是否会存在优先顺序的问题,市教委表示,目前,细则还没有完全制订,户籍与居住地是否一致、居住时间长短等可能会有影响。
根据试点方案,各区还将在社区事务受理中心成立统一的受理窗口,接受市民的主动申报。排摸人户分离情况,离不开市民的支持,市民主动申报将极大地促进居住地管理,也将为自己带来便利。同时,工作人员将对实有人口、人户分离的情况再次进行梳理和更新,可能上门对居住地人员的信息进行确认。相关负责人表示,虽然以前的实有人口管理信息已经采集过,但是由于实有人口具有流动性大的特点,这一次将再进行确认和核实,对原有的数据库进行更新。
回复该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