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杨青风和孙志远采访志愿者

新闻中心无障碍厕所
在接下来的一个星期里,傅高山和他的同事解岩、杨青风和杨志远四名残障人组成的报道组将全方位地为盲人听众报道亚残运会。他们除了为声波网提供直播和专题报道,还将每天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中国之声频道提供五分钟现场直播。
残疾人行广州沿途无障好通畅
12时45分,为残障人服务的网络广播——声波网的采访团队到达广州白云机场。他们包括:曾经因报道北京残奥会而成名的全盲记者杨青风、只有一半视力范围的策划兼记者孙志远、在残奥会上和杨青风珠联璧合的解岩和患有眼球震颤的技术员傅高山。
采访:团队配合有默契
孙志远提问时,杨青风会把麦克风准确地移到他面前,而傅高山则把行程发到微博。
他们的采访是一个默契配合的过程。一到机场,他们就现场采访起志愿者来——杨青风从包里取出了麦克风,问:“你以前跟残疾人打过交道吗?你会不会认为,残疾人的新闻,健全人也可以报道呀?……”而当孙志远提问时,他会心领神会地循着声音把麦克风准确地移到孙志远面前。
站一旁的傅高山,则把行程及时地发表到微博上。只见他把头埋在手机屏幕上,左手握着小小的放大器,贴着左眼,右手大拇指飞快地按动键盘:“到了!还没下飞机,有两拨人在机场等着我们,受宠若惊!不过工作也就地开始了……”他还把本报摄影记者拍摄杨青风采访志愿者的画面拍下来传到微博上。标题令人忍俊不禁: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对此,解岩笑着说,傅高山是“微博控”。
直播:现场声+解说
杨青风和孙志远到现场收录各种声音,解岩和傅高山负责后台的解说。
记者观察到,这是一个很独立的团队。无论是装行李,还是上车,他们都自力更生,并没有叫志愿者帮忙。
来到新闻中心,傅高山掏出他的放大器,眼睛几乎贴在各种表格上,帮大家完成了登记手续。然后,他们领到了装有各种赛事信息和记者手册的媒体包。
这时,傅高山再次现场发出了一条微博:媒体包大解密:4G的U盘、创可贴、花露水、防晒霜、国际转换插头、针线包、雨伞、纪念徽章、帽子、T恤以及各种手册指南。
然后,他们决定分头行动,解决接下来这十天中最重要的两件事情:解岩负责解决采访时用的车辆;杨青风他们负责做直播的信号。
杨青风这样解释他们的工作:他们想重点报道赛事主要是盲人足球、盲人门球、盲人保龄球。具体的操作方式是,由他和孙志远到现场收录各种声音,解岩和傅高山则负责后台的解说。因此,国际广播中心提供直播信息对他们来说就非常重要。“如果有这些直播声音,解岩就不用到比赛现场,在新闻中心就可以根据赛事直播向我们的听众解说。”
经过咨询,他们失望地发现,只有开闭幕式、田径和游泳才有直播。不过,他们很快就调整了方案。“我们还有两种方案,”杨青风说,“一是我们利用赛场的网络,采集信号,给我们的听众直播,一是打电话给北京总部,在电话里给听众直播。”
写作:读屏软件帮大忙
回复该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