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指围绕着60天均线波动已经有18个交易日了,它一直在小范围内很有规律地反复,每当上下落差达到80点左右就会出一个反向运行方向,但不管怎么折腾总是万变不离其宗,呈现夹板型的走势。在一周的运行后,本周依然是一波三折,以阴十字星报收。有趣的是,年线依然是其很重要的阻力位,同时下档2800点下方也同样吸引着逢低买盘的介入。可惜的是,周末还是有很多买盘耐不住寂寞,否则可以创出一个极低的地量来。
股票市场是一个极为敏感的市场,一个月前沪市日成交金额还有近3000亿元,但在下跌满月时却已经回落至千亿元下方,市场在一片平静中耐心和无奈地等待。交易显得十分清淡,偶尔的冲动也总是被一些冷静的价差盘杀回。
自12月以来,随着量能的越来越萎缩,如果说是贴近盘面的投资者肯定会感受到这个市场有两种声音在盘中不断地交替发言,而且开始左右着整个盘口,引起不少人的关注。这两种声音不知道你听出来了吗?
一种声音,是带着狂喜的:“怎么这么便宜,是不是先抢一点?”望着躺在地板上的大部分指标股,低价又具备低估值,使得一些中线买盘十分兴奋。他们先以很小的资金试盘,却看出了指标股原来很快就可以拥有弹性,随后开始在一些同类的低估值品种中布局,居然还能创造出连续上涨两天的纪录。可以很明显地感受到,这些中线买家已经按捺不住,正在加快入场的脚步,只是现在还是较为斯文较为隐蔽。
另一种声音,虽带着恐慌、着急,如果贴得近一点还可以听到主力的心跳声和唿吸声:“怎么突然之间没量了,下面连接盘也没有,这么多筹码怎么倒出去?”望着日益减少的量能和下面无量的接单,一些中长线做庄的主力开始着急了。他们碰到了前所未有的难题,在很高的位置上突然之间没有对手。在这种情况下,有些已经开始利用还仅存的人气以甩卖的手法先主动出筹,但这个过程十分痛苦和困难。
实际上,近两周以来,我们一直在建议大家关注前期强势股的风险,以及一些指标蓝筹股的机会。近期市场在做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就是在资金量能紧张的情况下,尽量地去缩小两者之间原先很大的剪刀差,未来这个工作还是会不断地进行,我们应该重视这个变化并做好提前的应对。
下周是一个敏感的时间窗口,经济工作会议召开、经济数据在本周末提前公布,至下周一沪指下跌正好满月、众多的均线均与沪指形成缠绕,在年底资金较为紧张的情况下,在这个位置什么样的变化都有可能。
所以,我们更需要贴近盘面仔细观察,听清盘口主力的声音。如果未来,一旦出现放量式的趋势选择,更应快速果断地灵活应对。
东方证券 潘敏立
回复该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