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尽管调控政策连续出台,融资渠道逐渐收紧,开发商依然表现得财大气粗。信息时报记者 徐凤 摄
房企抱团拿地 全国地王频现
受连续出台的调控政策影响,开发商资金链逐渐收紧,不少计划在今年实现IPO的房企不得不推迟上市。
然而,步步收紧的调控并没有让开发商停止疯狂拿地的举动。日前,全国多个城市又纷纷出现新地王,与之前不同的是,开发商此轮拿地的方式转变为联手拿地。
业内人士认为,新一轮调控未让市场心态发生根本性变化,买家对未来楼价的预期仍高涨,这大大增加了开发商的信心,并借市场调整之机进行土地储备。
这边厢
融资渠道收紧 房企上市受阻
受调控政策影响,不少计划在今年实现IPO的房企不得不推迟上市。在此其中,上市流程中新增的土地审核环节成了制约房企上市的重要因素。
土地审核制约房企上市
据媒体报道称,截至11月末,今年实现上市的房企仅有中骏置业和融创地产两家。而去年,共有11家房企实现上市,另有3家房企完成借壳上市。有分析认为,除了有可能因土地违法被中止IPO外,在国土部严查囤地的大背景下,房企难以实现大规模的土地储备,也是影响其上市的估值并制约其上市的因素。
记者了解到,房企IPO过程中增加土地审核程序始于去年底。当时,国土部与证监会、银监会达成一致,对企业的土地违法情况进行审核,审核结果将作为审核企业上市、融资等的重要依据。今年4月出台的“国十条”也强调,对存在土地闲置及炒地行为的房地产开发企业,证监部门暂停批准其上市。由此,土地审核成为房企IPO过程中的重要关口。
60家公司再融资受阻
与此同时,调控政策对商品住宅资金加强监管,也致使房企融资不断收紧。近日有传言称,4大商业银行今年全年的房地产开发贷款额度已用完,年内将停止新增房地产开发贷款;银监会甚至下发通知,要求信托公司对房地产信托业务进行合规性风险自查,目的是提示信托公司关注房地产业务的风险,堵住信托公司的融资口子;证监会也叫停上市房企再融资,对再融资房企的申请采取“一刀切”的全面关停措施,此次共计有60家公司再融资受阻。
另外,近期国土部和银监会也联手防范土地贷款风险。根据国土资源部、银监会共同发布的《关于推广应用银行国土信息查询系统的通知》要求,北京、天津等全国105个重点城市要推广应用银行国土信息查询系统,建立完善银行国土信息查询的相关制度,原则上银行国土信息查询周期不超过2个工作日;完善土地抵押登记信贷业务制度和流程,加强贷前、贷中、贷后的风险防范工作,有效提高土地抵押授信或类似业务的风险管控能力;严格按照国家保密有关规定开展银行国土信息查询服务,切实保障土地权利人的合法权益。据了解,国土资源部、银监会自2008年开始探索建立银行国土信息查询机制,并开发了查询系统。
那边厢
房企联手拿地 全国地王频现
在一系列楼市调控压力下,房企联合拿地正成为一种趋势。日前,万科联手五矿拿下北京海淀两块热门地块,11月25日,广州铁路集团联合珠光集团拿下2010年度广州新晋地王。
多地涌现房企联合拿地
据北京土地储备中心11月18日发布的公告显示,海淀区西北旺两地块均由万科五矿联合体中标。按照中标价格计算,C1地块的楼面均价为19998元/平方米,C3地块的楼面均价为19997元/平方米,溢价率均接近50%。
回复该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