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虽说目前幼教资源紧俏才奇货可居,但教育资源的紧俏是不是不能光用家长腰包这个杠杆来调节呢?(图片:新华网)
编者按:“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两个孩子光上小学前就得花30多万元……”兰妈的惊恐同样震了我们一下,这个在北京既带有特殊性又具有普遍性的普通百姓家庭兰妈和她的兰儿们在通胀压力下又面临幼教基础设施不足,孩儿们不得不无奈地挤进了幼儿园“占坑班”的行列……
读兰妈的幼儿园入园手记,有人感慨“这可真是‘小升初占坑‘挣钱的阵地前移了”,也有人感慨“多亏我家孩子大了,否则哪养得起”,更有人感叹“幸亏不打算要孩子,否则‘涨’字压力下怎么活”……
无论通胀压力有多大,“入园难、入园贵”也一直是舆论关注的热点。温总理说过,学前教育关系亿万儿童的健康成长和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关系国家和民族的未来。而处在人生第一阶段的学前教育,也是教育公平最基础的一环。
我们真心希望在国家逐渐重视幼教基础资源投入的情况下,兰妈能减少点学前教育开支,为兰儿们的小学中学甚至大学积攒一笔可观的教育费用,而不是就这样在起跑线上就被掏空。
入园方知挣钱少
我是少数民族,国家允许生二胎。以前跟同样被允许生二胎的朋友聊天,他们都说“养一个得了,养不起俩”,我一直以为人家这是谦虚,这话不能信。可是,从今年9月1日开始,我信了。
原因很简单:以前只有大兰上亲子班,今年,我们家二兰也上了幼儿园亲子班。
大兰是去年9月1日上的亲子班,两个月1700块,一周三个半天儿,当时在附近这片儿还不算贵的,而且因为生二兰晚上了一个学期,没要什么押金(按说也不该要),名额还给我们留着。当时这家公立园一年赞助费是3000,还属可承受范围。
去年的亲子班几百块一个月,每次还管饭,教了不少东西,比起市场上那些时髦的早教中心便宜不少。我们上得美滋滋的,碰到别的妈妈还老显摆花钱不多收获大。
但到了今年春天,大兰两岁半上了预备班(就是那种全日制没有家长陪的),园费翻番,1700一个月,小贵,尚不离谱。哎,可惜这赞助费啊,半年时间就已经涨到每年8000了,早知道去年一狠心,让大兰两岁就上预备班,3年下来能省出一万五啊!就这价儿吧,大兰她们亲子班还有好多小朋友没挤进去呢,亏我们排队早。
由于大兰上亲子班时期,我跟老师们都混了个脸熟。早有关系不错的老师透露消息,并给我建议二兰入园要趁早,不然,将来花多少钱都没的上。哇,二兰从一岁开始,我已经为她是否会“失学”担心了。赶紧一边找人托关系,一边给管事的老师送礼。
关于送礼这件事,故事也不少。不过这里先讲二兰的“求学之路”。不知是托的人起作用了,还是我送的好东东让老师网开一面了,总之,不久后,我接到了二兰的入园通知。听通知的时候,我以为耳朵出了毛病,听错了,反复核实后,终于弄明白了还是跟大兰去年上的一模一样的亲子班,场地、老师、教程……什么都没变,但变成一个月1700了。哇!一年就翻番啊!不过跟赞助费的涨幅比,似乎还不算夸张。
交费时,我感觉点的不是票子,是大兰爸卖身般加班的一幅幅苦脸,是我奔波于地铁公交甩下的一滴滴汗水……老师深表同情地安慰我:“我们也没办法,就这样,还都安排不过来呢,您看,要不是您孩子户口在本片区,根本没的商量。您要不上这个班,明年的预备班、后年的小班肯定进不来。”原来只听说过小升初的培训班有“占坑班”一说,看来现在已经下延了。我只好“强颜欢笑”地表示了庆幸之情。
回复该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