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基金行业最受舆论关注的,莫过于基金年底业绩争霸战,而华夏基金和华商基金之间的冠军赛更为重中之重。位列前20名的基金个个使出浑身解数,或以限购+抬轿+砸盘等方式,冲刺最后20个交易日。除此以外,发力货币、疯狂发行新基金、自购以及分红来防止基金投资者赎回等诸多方案也于近期纷纷上马,以争夺规模排名。
双“华”冠军争霸战
华商华夏两家公司各有两只基金成为两对劲敌。两家截至本周三,今年收益率排第一的开放式基金是孙建波管理的华商盛世成长,达42.25%;王亚伟管理的华夏策略以33.75%的收益率排名第二;王亚伟掌管的华夏大盘精选以28.57%的收益率排名第四,梁永强掌管的华商动态阿尔法以25.91%的收益率排名第八。
实际上,除了华商盛世成长遥遥领先之外,排在前二十的基金的业绩差距并不大,随时有洗盘的可能。比如,业绩增长在22%-24%之间的就有信诚盛世蓝筹、嘉实主题精选、嘉实策略增长、华夏中小板、大摩华鑫领先优势、东吴策略增长等6只,业绩增长在24%-26%之间的有东吴进取策略、东吴双动力、大成景阳领先、嘉实优质企业、信达澳银中小盘、华夏优势增长、华商动态阿尔法等7只。
限购、抬轿、砸盘多种手段
为了获得更前的排名,基金公司使出浑身解数。最常用的三个“非常”手段是,限制申购、拉抬重仓股、砸盘。
多家基金公司纷纷以保护基民利益、保障基金平稳运作为由,对旗下优基发布了限购或暂停申购的公告。四季度以来共有超10家基金公司旗下的14只基金发出限购令,日申购限额从3万元到1000万元不等。综合来看,这些基金的一个共同点就是业绩表现抢眼,资产规模迅速“膨胀”。最近的一只限购的绩优基金是信诚盛世蓝筹,自12月1日起限制大额申购及转换转入业务。至此,业绩排名前20位的基金有6只处于封闭状态或限制大额申购,分别为信诚盛世蓝筹、华商盛世成长、华夏策略、华夏大盘、华夏优势增长、大成景阳。而王亚伟管理的基金华夏策略和华夏大盘则是“完全封闭”的“开放式基金”。
另外的原因是,“绩优基金有可能在基金公司的协助下冲刺年终业绩排名,从而带来短期套利机会,这也是近期机构申购量有所放大的原因,但在短线套利成功后,这些机构会迅速赎回。”基金公司内部人士透露,部分绩优基金已经反复遭遇这种机构“短线套利”行为,短期大量申赎的出现明显影响了基金经理的正常投资运作。
二是发力重仓。华商盛世三季度末前十大重仓股中,冀东水泥、万邦达均贡献超10%涨幅,而中恒集团、登海种业、广汇股份也同样上涨,成为华商盛世保持业绩领先的主要动力。华夏大盘三季度末其持有的前十大重仓股中除峨眉山A下跌2.04%之外,其余九只在12月以来均不同程度上涨。
不过,分析人士认为,尽管华商盛世以8个点遥遥领先华夏策略,但华夏向有“后发制人”的习惯,比如在去年底和银华基金的那场冠军争夺战中,银华的超配重仓股汽车股在最后一个交易日离奇下跌,华夏以一个交易日的时间反败为胜。
规模战之最后发力
除了争业绩排名之外,规模排名也是重点———公司管理层向董事会、股东交待的一年一度的非常时刻即将到来。发力货币,疯狂发行新基金,以及分红来防止基金投资者赎回等诸多方案也于近期纷纷上马。
回复该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