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报讯 在国家统计局将于今日公布11月主要经济数据的前一天,中国人民银行(央行)和海关总署昨日率先公布的11月信贷数据和进出口数据显示,中国经济增长依然强劲。
流动性不减反增
最受关注的,显然是信贷数据。
央行昨日发布的数据显示,11月中国新增人民币贷款5640亿元,明显超出各方预期。至此,今年以来,中国新增人民币贷款已经超过7.4万亿元,距离年初设定的7.5万亿元全年信贷增长目标只有一步之遥。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认为,11月份的信贷数据超出预期,表明目前的信贷需求仍十分旺盛。银行普遍预期明年信贷会进一步趋紧而在今年底出现了抢贷行为,这是11月份贷款增加仍然较快的重要原因。
特别值得关注的是,央行数据显示,11月末中国广义货币(M2)余额71.03万亿元,同比增长19.5%,增幅比上月高0.2个百分点。
通过观察今年货币增长情况可以发现,广义货币(M2)增速在去年年中创出30%以上新高后,今年起持续回落,并于7月末达到17.6%的低点,接近年初制定的17%的调控目标。但自8月份后,货币增速又出现连续四个月的微幅反弹,距离调控目标渐行渐远。
对此专家指出,货币供应增速的维持高位,一方面说明中国经济在继续稳步回升,但同时也凸显出当前流动性压力正进一步凝聚。
“M2继续反弹说明市场存在投资冲动,过高的货币增长容易给价格和资产泡沫带来隐患。日前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明年要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未来央行一定会通过货币政策工具的运用使M2增长速度回落到正常区间。”中央财经大学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说。
进出口额再创纪录
能够证明经济强劲增长的,还有海关总署的最新数据。
根据数据,11月中国进出口值达2837.6亿美元,同比增长36.2%,环比增长15.9%,刷新今年9月份创下的2730.9亿美元的纪录,月度进出口规模首次超过2800亿美元关口。 其中,11月份出口1533.3亿美元,增长34.9%;进口1304.3亿美元,增长37.7%。
上述数据全部超出市场预期。
而中国11月贸易顺差虽由10月份的271.5亿美元(此前三个月的最高水平)收窄至229亿美元,但仍略高于经济学家预期。
加拿大皇家银行经济学家Brian Jackson表示,中国的外部需求形势仍相当好,这与对欧美经济增长乏力的担忧不符,中国国内需求看上去也不错。这些数据将增强中国经济政策进一步正常化的动力。
不过综观学者们的看法,11月份进出口额双双刷新纪录,这是经济回暖的一个好兆头,但也很可能令决策层在收紧货币政策和允许人民币加快升值等问题上面临更大压力。
事实上,昨日央行已经宣布将于20日起上调存款准备金率50个基点。
回复该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