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说
  • |
  • 相册
  • |
  • 博客
  • |
  • 爽吧
  • |
  • 点评

汽车的其他话题……

返回汽车……


我收藏的爽吧……


记者观察:方案内容未提及"年增车辆15万"

1 记者观察:方案内容未提及"年增车辆15万"
vivi1988132010-12-13 15:15:57 发表
京华时报12月13日报道 北京为什么要出台拥堵方案?会不会限制机动车总量?
之前,有传言说北京每年要限制机动车总量,而此次方案中未提及。市交通委主任刘小明之前表示:“每年拟限制机动车的数量正在征求意见,尚未最后确定,但肯定每年可以增车15万以上。”
市交通委主任刘小明表示,出于北京交通拥堵现状的考虑,不要说一年增加70万辆机动车,就是增加50万辆也难以承受。要在充分考虑市民需求的基础上,制定每年控制机动车的具体数量。可以肯定的是,本市限量将比上海的限量大得多,应该能基本满足市民对机动化的要求。
此次方案未提及限制机动车的具体数量,只是说要“抑制个人小客车增长速度”。
至于为什么要治堵,市交通委主任刘小明表示:“不要以为北京是吹不破的气球,交通拥堵问题必须解决。”
众所周知,本市机动车增速过快。1997年,北京机动车突破第一个100万;2003年8月,机动车突破200万;去年12月份下旬达到400万辆,从300万辆增长到400万辆,仅用了2年7个月。今年来,已净增了72万辆机动车。在机动车总量快速增长的背景下,本市交通拥堵状况持续加剧,对机动车总量实行限制也是必然措施。
3E交通系统城市交通咨询专家、北京长城友谊奖获得者徐康明表示,限制机动车只是时间问题,北京对机动车限制早一点行动,付出的代价就少一点。
目前,机动车数量正在无序扩张,机动车增长量,对于道路资源的占用、环境容量的限制,保障居民日常出行的需求,已经到了不可不限的程度。对于北京这样的特大城市,在人口总规模超过千万、机动车拥有量超过400万辆的大前提下,为了实施有效的交通需求管理,必须对机动车总量和使用同时进行限制。
奥运会后,北京虽然采用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每周少开一天车”的机动车使用限制措施,但是由于缺乏对机动车拥有的限制,最终导致新增机动车无序地迅猛扩张,最终抵消了对机动车使用限制所产生的效果。为了减缓北京交通进一步恶化,实施机动车拥有和使用的限制举措是大势所趋、现实所迫、民心所向、顾全大局的良策。
北京社科院管理研究所所长张耘认为,道路和机动车数量的匹配关系,以及现今两者的尖锐矛盾,要求必须限制机动车总量。因为本市道路格局已经形成,道路总量再增长的余地不大,在皇城原有格局上发展现代交通,使得过去的道路结构不能适应现代快速交通的发展。在道路格局无法大规模调整的情况下,控制机动车数量成为更适合的方法。
回复该发言
共有1帖子
图片链接:
插入图片  取消
视频链接:
插入视频  取消
音乐链接:
插入音乐  取消
内容: 图片视频音乐
  发帖赢积分  快捷键 Ctrl+En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