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需求偏热,但调控果然偏软,明年再食苦果。短期价格数据助长行政调控,软化宏观紧缩。从11月29日至12月5日商务部周数据来看,食用农产品价格指数和生产资料价格指数近期回落。明年上半年通胀风险加大,但短期通胀压力放缓。因此,上周我们推理准备金和加息择一推出,短期调控压力将放缓。12月宏观紧缩力度将稍弱于之前预期,但中上旬准备金与基准利率调整必有其一。我们的市场判断是短期有向上空间,整体风险可控;
明年上半年通胀风险尚未得到实质性清除,投资收益空间有限,整体震荡格局不变;
本月外需、信贷和投资数据均大幅超预期。进出口数据当中可能包含借道贸易渠道的短期资本流入,有必要通过放缓升值和提升利率的政策组合冷却资产价格膨胀;
信贷和投资数据显示,利率水平明显偏低,货币信贷与投资需求非常猛烈,行政调控和数量控制难以扭转市场趋势;
我们分析得出的最优政策组合是:1.暂放缓人民币升值、从严管制外汇;2.信贷额度从紧、偏6.5-7万亿下限;3.中央财政赤字与今年持平(8500亿);4.快速大幅上提利率至4%、择机调整准备金率。不过,最高概率执行的政策组合可能是信贷额度偏6.5-7万亿上限;中央财政赤字高于今年(9500亿);初期滞后缓慢上提利率至3-3.5%、频繁调整准备金率。因此,我们推测明年上半年通胀风险加大。
回复该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