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重工11月19日公告,为了解决同业竞争,公司大股东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承诺,在3年内将武昌船舶重工有限责任公司、天津新港船舶重工有限责任公司、河南柴油机重工有限责任公司等9家公司资产以及2家合资公司股权注入上市公司。对此,行业研究人
士认为,预计中国重工第二次募集资金购买资产临近,潜艇资产、海上钻井平台资产和柴油机资产将进入上市公司。
中国重工是军工上市公司的一个缩影,2011年资产注入仍然是这些公司的重头戏。但是,明年也是“十二五规划”开局之年,订单状况、产品政策支持力度和市场空间将成为军工企业的重要观察点。
资产注入仍是重头戏
天相投资认为,我国军工集团的资产证券化率仍处于较低水平,还存在巨大的提升空间。从现有资产重组动作来看,军工集团倾向于通过上市公司作为平台进行资产整合。因此,对于军工板块上市公司而言,资产注入仍将是明年关注的焦点。
目前中航工业集团资产证券化速度较快。中航集团2009年提出用3年时间实现子公司80%的主营业务和相关资产进入上市公司,基本实现子公司整体上市;到2014年实现集团公司80%以上主营业务和相关资产进入上市公司,实现中航工业集团的整体上市。业内人士预计,中航工业将在2012年左右完成大部分资产的上市工作。
光大证券研究员陆洲预计,在中航工业大规模重组整合的示范效应下,兵器工业集团和航天两大集团的资产重组将加快。
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将继中航工业之后进行大规模重组。2009年初,兵工集团提出按照“专业化、地域化、产研结合”的方针进行重组,计划到2011年把四个事业部下110多家成员单位重组为30多个专业化的子集团,并要打造10多个国家级领军企业。此外,航天科技和航天科工集团上市公司资产占集团总资产的比率也只有11%、13%。各军工集团均拥有大量未注入上市公司的优质资产。
宏源证券认为,航天科工集团和科技集团由于受到体制上的制约,很难完成资产的证券化。而兵器集团和兵装集团的资产证券化速度要略快于航天系两大集团。两船集团随着中国海军的远洋战略将逐步进入一个快速发展阶段。
“十二五”开好头
光大证券研究员陆洲表示,明年是“十二五”规划头一年,军品订单较“十一五”期间有较大幅度的增长。根据以往经验,军工企业往往在五年规划的前1-2年开足马力生产,明后两年(2011、2012年)是重点军品企业订单饱满、产销两旺的大好时机。
两类企业值得关注:一是主营业务是终端产品或重要部件总成,在军工体系行业地位相对比较高的公司;另一类是管理层比较进取,其核心技术有较大的应用空间,这类企业可能在产业升级中成为新能源、节能产业以及信息化领域的核心配套企业。
国内的军工集团往往在避免集团内部的同业竞争下,会出现国内全行业没有竞争对手的局面,市场容量将成为军工上市公司的主要决定性因素。十二五期间,我国将高端装备制造业列为战略新兴产业,商用飞机、北斗星导航等将具有巨大的成长空间。
据此,长城证券就认为,可以根据十二五规划深入挖掘卫星导航产业投资机会。预计未来5年内,我国车辆导航用PND市场和VIS市场,将会达到1700万台的规模,按照均价1800元/台计算,2015年仅中国车载导航市场规模都将达到306亿元规模。这还不包括以手机为终端的基于位置的增值服务收入。因此,卫星导航设备及相关运营服务值得看好。
回复该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