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值岁末,通过扩大货币基金份额,往往可以让基金公司在整个行业的资产管理规模排名中获得不错的位置。而一家基金公司如果所管理的资产规模大,行业排名靠前,往往能在各方日益激烈的博弈中占据一定的主动地位。
上海地区某家合资基金公司总经理就向《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规模大的基金公司在与银行等销售渠道的谈判中有优势地位,银行更加倾向于将好的资源配置给大基金公司。
而为了获得靠前的排名,一些基金公司往年也多通过年底前在货币基金上发力,以达到公司整体规模排名靠前的目的。不过,一些基金公司销售部门负责人却认为这种情况在今年不会被“如法炮制”。
一家中型基金公司机构销售业务负责人表示:“今年央行数度提高存款准备金率造成银行头寸紧张,银行不会‘坐视’储户资金大规模向货币基金流动,会采取积极的策略。在这种情况下,基金公司靠扩大货币基金份额来提升规模可能会遭遇一定阻力。”
但也有部分银行人士认为,在当前市场环境中,作为短期理财工具,货币基金对于投资者还是有很强的吸引力,其中,最关键的因素莫过于近期愈加浓烈的货币紧缩预期。
某股份制银行一位业务负责人也表示,一般情况下,在加息通道中,储户会选择短期存款产品,以便随时根据息口变化而调整,“而目前货币基金的收益率依然相对较高,进出也非常灵活方便,这为不少待机而动的资金提供了良好选择。因此,部分投资者还是会对货币基金青睐有加。”
根据最新货币基金数据,截至上周五,69只货币基金之中34只产品的7天年化收益率超过2%、有12只产品的7天年化收益率超过2.5%,即目前的1年期定期利率。
同时,对于不同层面的基金人士来说,对于打“货币基金牌”来提升规模也有不少异议。
“类似这种‘虚增的销售策略’只会给来年造成一定被动。”上海地区一家排名靠前的合资基金公司销售部门负责人分析称,一方面,大型机构客户在申赎货币基金方面有很大的话语权,基金公司往往赚不到太多的费用,且增加了人力和财力负担;另一方面,一旦年底过去,基金公司的货币基金规模出现大幅度“缩水”,也更加容易受到外界的压力。“从基金公司自身情况分析,偏股方向的基金才是基金利润最主要的来源,货币基金等固定方向的产品利润贡献度有限。因此基金公司不应在年底一味通过货币基金冲规模,盲目扩张将给行业和投资者带来不必要的风险。”
回复该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