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息:期盼中也有纠结
以储蓄为主要理财手段的居民,期待着加息能够让自己存款保值;而对于贷款买房的居民来说,加息则成了他们心中的痛
12月7日,在工商银行北京亚运村营业厅,张大妈正把自己和老伴的退休金从存折中取出来,准备买国债。
说起理财,张大妈颇有心得:“国债的利率比存款高不少,所以买国债最合适。”张大妈说,国债1年期的年利率是2.85%;3年期的年利率是4.25%。而1年期定期存款的利率是2.5%,这还是10月份加息之后涨上去的。
张大妈说,她和老伴每月的退休金加起来有5000多元。除去日常开销,一个月还能省下2000元左右。平时省下的钱基本上都存成银行活期存款,等攒够1万元“整数”时,便倒腾出来买国债或是存成定期存单。
数据显示,我国10月份居民储蓄存款减少了7003亿元,创2009年以来新低。“储蓄搬家”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存款利率偏低。对于存款利率不高,还要把钱存银行,张大妈表示很无奈:“对我们这些只拿退休金的老头老太太来说,既不懂股票,也不懂收藏,更承受不了里面的风险。所以,手里这点闲钱就是买国债、存银行。现在物价涨得挺快,真希望存款利率也跟着往上涨涨。”
辽宁省灯塔市是个县级市,这些年农民种地、搞养殖,一些村里搞起了水泥建材产业,农民收入还不错。西大窑镇的镇干部李耀林说,对大多数农民来说,家里有了钱,除了盖房子、置办农资机具外,余下的钱主要还是存银行。把钱拿去炒股或者买黄金进行投资,镇里这样的人还真不多。“谁家都是上有老、下有小,老人看病、孩子上学,家里没有积蓄怎么行?虽然银行利率不高,可该存钱还得存。当然,如果银行能够加息那就更好了!”
以储蓄为主要理财手段的居民,期待着加息能够让自己存款更保值;而对于另外一些贷款买房的居民来说,加息反而成了他们心中的痛。
在北京一家文化单位工作的王先生10月份刚刚买了一套总价150万元的房子。首付款交近50万元,还从银行贷了100多万元。“现在,我和爱人积蓄几乎全买房了,每月还贷款还得用掉一个人的工资。加息对我们来说不但没有好处,反而会增加偿还房贷和利息的负担。”王先生说,买房后存款不多、“欠债”不少,像他这种情况的年轻人不在少数:一旦银行加息,一个月可能就要多支付几百元的利息,确实很令人纠结。他和爱人最关注的不是如何理财,而是盼着工资收入能增加得多一点、快一点,尽快把房贷还清。
股市:把握“结构性”机会
可加仓估值合理、中长期能保值增值的股票
政策调整影响有多大
在影响明年股市运行状况的诸多因素中,货币政策将回归稳健是近期市场最关注的热点之一。
从A股市场的历史运行看,股市涨跌与通胀及货币政策有着较强的相关性。一般而言,在通胀温和上升时,股市往往处在上升趋势中。而当通胀突破一个临界点之后,则会引发货币政策的收缩,从而带来股市的拐点。等到通胀回落至较低水平,货币政策再度松动,股市则又迎来转好的契机。
不过,在很多业内人士看来,如果因为当前政策的调整,就看淡明年的股市,依据并不充分。
中信建投证券研究员刘献军认为,受调控影响最大的是周期性行业,如果这些行业的估值水平和业绩下降,有可能会给市场带来较大压力。但近年来股市的结构已经发生较大变化,周期性行业在市场上的比重相对缩小,而抗周期波动行业的“话语权“在增强。此外,一些强周期股票,比如房地产股今年调整幅度已经比较大了,后续没有太大下跌空间。
回复该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