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销量是前台的演员,精彩表演迎来消费者喝彩之声,那营销则是幕后导演,他的策划、统筹、指导,促成一场大戏成功上演。
MINI进入中国市场7年,销量以滚雪球的速度增长,从最初的年销几百台到目前的过万台,几何式增长速度令人嗔舌。应该说,这和其本土化营销策略有着必然联系。
2009年,MINI首个中文广告的推出开启了其本土化营销的大幕,随后上演的“MINI 50周年庆生”活动、MINI中国任务、全系改款重装上市,应该说,通过这一场场精彩的“演出”,MINI的亲民化形象更加突出,市场也更加开阔。
![](http://img3.cache.netease.com/auto/2010/12/9/2010120910423963197.jpg)
宝马中国MINI品牌管理总监朱江
拉大售价区间 吸引更多受众
2003年,MINI作为宝马的一个子品牌进入中国市场,由于其头上戴着宝马这个高端品牌的光环、以及当时高关税、高汇率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因此,它一进入中国就抛出37万元起的价格。或许价格过高,或许是中国消费者那时更加青睐桑塔纳这样的三厢家用轿车,因此,MINI进入中国的前两年只有300-400台的销量。
为了进一步开拓中国市场,MINI的本土化营销首先以价格开刀,2007年MINI已经出现30万元以下的车型。2010年MINI车型的最低售价达到24万元,而在今年10月底重装上阵的MINI全新家族,引入了一款全新入门级车型——MINI ONE,售价仅为22.5万元,应该说价格在不断下探。
当一触碰到“下探”这个词,宝马中国MINI品牌管理总监朱江便纠正:“我更原意用‘扩大售价区间’来解释所谓的价格‘下探’。”如果你喜欢敞篷车,又追求动力,那41.5万元的MINI COOPER S敞篷车是你最好的选择;如果目前你的经济实力还不是那么强,又非常想拥有一辆属于自己的MINI,那MINI ONE更加适合你。“总之我们车型引入以及营销策略就是为了满足不同消费者的不同需求,让每一位爱MINI的人都能够开上MINI,而不仅仅停留在梦想阶段。”
同时,朱江补充道,在MINI ONE上市之前,MINI通常是中国消费者的第二辆或者第三辆车,但是在这款车上市之后,越来越多的客户开始把MINI当成自己的第一辆车来考虑,这说明我们的“本土化”定位以及营销策略收到了成效。
中文宣传推出 提高推广效率
回顾MNI本土化营销的历史,2009年是一个重要的时间节点。如果说2008年MINI黄包车推出只是本土化营销的一次试水,那2009年MINI中文系列广告的推出则正式拉开了帷幕。
此前,MINI在中国投放的广告全是英文的,“这是品牌特点、目标受众群以及当时的市场条件等多种原因所决定的”,朱江解释。
在MINI进入中国市场初期,英文广告推出,无形中向消费者传递一个品牌定位——MINI是一个国际化的高端品牌。同时,在2003、2004年接受、喜欢、购买MINI的消费者多是归国留学生,他们有更多的语言优势和海外文化背景知识,能够更好的理解英文所表达的品牌内涵。
但是,随着MINI品牌影响力和销量的不断提升,全英文的宣传显得越来越无力,越来越不被中国人接受,特别是很多俚语缺少了中国特色就显得非常苍白。朱江举例,“Always open”,如果直译就是永远开放,直译的短语并没有表达出它真正的含义,但如果翻译为“君子坦荡荡”这样一个让中国老、中、青三代消费者都喜闻乐见的俗语,则更能在中国这个特定的市场表达出它深层次的内涵,“提高了推广效率”。
回复该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