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年前,广州街头,16岁的赵光臣身无分文,沿着火车站一家饭店一家饭店去询问是否招工,四天四夜,他只凭着两个馒头和凉水果腹,身上的衣服也被小偷划烂了,但那时,他对自己承诺:未来一定会好的。
现在,他兑现了承诺。
赵光臣现在做手机炒货生意,可能一单就能收入十几万。但在他看来,从北京瞬息万变的手机市场上找到商机,让他有了与金钱无关的成就感。
历程
16岁被骗差点做传销
说起心态,赵光臣觉得,这和一个人有过什么样的经历是分不开的。
1998年,当时还在上高中的赵光臣,突然接到一位非常要好的同学来自广东的邀请,说那里有很好的打工机会,一个月包吃包住给3000元工资。
家庭并不宽裕的他立刻心动了:这就能早点为家里做点贡献了。于是,他怀着梦想,只身跑到了广东某地。
最初的一周是快乐的,同学和“厂里的老板”领着他好吃好喝,还领着他四处游玩。但后来,拿出来一套“意大利皮具”,让他花近两万购买,“你和家里要钱买了吧,买了后你可以再卖给别人,有提成赚。”
年幼的他当时并不知道这就是害人的传销,但他凭直觉拒绝了。于是,天堂变成地狱——好吃好喝没了,他被人锁在一间屋子里,每天无数人给他“讲课”。他的人身自由也受到了限制,上厕所都有人跟着。
但赵光臣没有妥协,用各种理由搪塞对方,坚决不向家里要钱。终于有一天,趁着看守不备,他瞅准一个机会跑了出来。
四天四夜只吃俩馒头
身上的钱被人搜走了,从家里拿来的包袱也被扣了,身无分文的赵光臣央求司机,蹭上一辆去广州市的长途车。
16岁的他,沿着火车站一家饭店一家饭店去询问是否招工。
“我不要工钱,只要包吃住就行,干一两个月再给我买张火车票。”“你有身份证、健康证么?”“没……”“那不行。”这样的对话反复上演。
就这样,四天里,他转遍了大半个广州城,却找不到任何工作。这四天四夜里,他仅仅靠着某个饭店给他的两个馒头和自来水果腹。而夜里在广州火车站广场上打盹时,身上的衣服还被小偷划烂了。
一位好心人借了他10元钱,在银行开了个账户,赵光臣给远方的姐姐打了求助电话,姐姐给他汇来了车票钱。
离开的时候,赵光臣望着这个繁华的城市向自己默默承诺:这次我失败了,但终将有一天我要成为家里的骄傲。
“那一刻,我决定重新上学”
由于憋着一股劲,赵光臣回来后,没多久又从学校出来,到北京当保安、做建筑工人,打工挣钱。
2001年的一天傍晚,在西门子公司做保安的他,看到下班离去的人群,突然想到了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我每个月风吹日晒只挣一千多,而那座大楼里的人,最少的月薪也都有一万多?
他想透了他们之间的差别:知识。
既然想通了,马上就弥补。这就是赵光臣的性格。经过两年的努力,2003年赵光臣考上了西北大学国际贸易专业,在闯荡社会五年后又重新回到了校园。
“大学的那四年我过得非常充实,一边勤工俭学,挣着自己的学费和生活费,一边除了自己的专业,还学了很多自己感兴趣的东西。”
工作拼命两点之前不回家
2008年他重返北京,应聘到了一家B2C电子购物网站,负责手机方面的业务,由于工作重点是采购,为了拿到最低价的货源,最开始工作的那几个月,他天天与客户吃饭喝酒,几乎没有在夜里两点之前回过家,脸色几乎不像活人的。
回复该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