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项:
近日,国务院发布《建立和规范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药物采购机制的指导意见》。下文简称《采购机制》。
我们的观点:看好三类受益股 本次《采购机制》是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重要配套文件,将推动基药2011年起在基层实质性放量;《采购机制》主要看点:生产企业的“质+价”换政府给予的“量+渠道”;量价挂钩,推动政府与企业“双赢”;配送环节:有利于拥有品种资源的工商企业;行业影响:进一步促进市场份额向龙头企业集中,有利于独家品种、品牌普药、商业龙头扩大市场份额;投资建议:分享三类受益股的成长。1)拥有独家品种的优质中药公司:独家品种放量对业绩贡献的弹性依次为中恒集团、天士力、金陵药业、千金药业、马应龙、美罗药业、云南白药、华润三九、广州药业、中新药业;2)品牌普药公司:同仁堂、科伦药业、白云山、双鹤药业、华北制药等;工商区域龙头公司:上海医药、华东医药、一致药业、云南白药、哈药股份。
评论:
本次《采购机制》意义:是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重要配套文件,将推动基药2011年起在基层实质性放量。 基药制度是新医改的重点和难点之一,该政策推出一年多来,虽然已有超过50%的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施了基本药物制度,并实行零差率销售,但因遭遇诸多如招标、采购、配送、价、量、回款等关键环节的新问题,从而迫使该制度在各地的推进速度和实效低于预期。
本次出台的基药《采购机制》,围绕基本药物的“质量、价格、供应”三个核心要素,提出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措施,将有力地推进各地尽快建立规范的基本药物省级集中采购机制,构建起比较完善的基层用基本药物供应保障体系,确保基本药物制度顺利实施。《采购机制》要求各省(区、市)在30日内出台本地具体办法,并尽快按照新的采购办法完成一个采购周期内基本药物的采购。
可以预见:从2011年2季度起,各省推进基药在基层销售放量的实效有望逐步在上市公司业绩中体现出来。 《采购机制》主要看点:生产企业的“质+价”换政府给予的“量+渠道” 此次新政借鉴了之前的安微模式,总体思路是,实行以省为单位的集中采购、统一配送;发挥集中批量采购优势,招标和采购结合,量价挂钩、签订合同,一次完成采购全过程。之前的基本药物省级招标只确定企业名单,招标和采购脱节。
此次新政提出了针对性措施,主要包括: 明确了采购主体,及“以省为单位”的采购方式。即由省级卫生行政部门确定的采购机构作为采购主体负责基本药物采购,与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签定授权或委托协议,与药品供应商签定购销合同并负责合同执行。以省(区、市)为单位集中采购、统一配送,避免了各地分别招标对企业造成的资源浪费。 量价挂钩,推动政府与企业“双赢”。省(区、市)方面:通过编制采购计划明确采购的具体剂型、规格和质量要求,从而明确采购数量(或实行单一货源承诺)。企业方面:据此在投标前就能比较准确地估算出供货的数量及市场份额,在理清自身成本后可确定合理报价。双方最终在“双信封”制度下完成“量价博弈”。招标结束后即签订购销合同,确保中标价即基层采购价,最大限度压缩流通环节,减少层层加价的空间。单一货源承诺即暂无法确定采购数量的省可以通过单一货源承诺方式进行采购,即对每种基本药物(具体到剂型和规格)只选择一家企业采购,使该企业获得供货区域内该药品全部市场份额,该供货区域内的所有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使用的基本药物(具体到剂型和规格)只由这一家企业供应。如在安微模式下,大输液主要中标企业为科伦药业,价格虽然较低,但占据了绝大部分市场份额,且营销费用大幅降低,因此可实现政府与企业的“双赢”。
回复该发言
基本药物采购机制出台 市场份额向龙头企业集中
2 回复:基本药物采购机制出台 市场份额向龙头企业集中
gucci04032010-12-13 19:28:24 发表
我们认为这是采购新政的最大看点:只有大型龙头企业才能真正满足“大量+低价+品质”的保证; 进行基药市场价格调查,推广“双信封”招标制度。要求详细调查和掌握基本药物近3年社会零售药店零售价格以及基本药物制度实施前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实际进货价格,原则上集中采购价格不得高于市场实际购销价格。这一点和之前发改委对基本药物中单独定价品种降价原理一致:即政府对药品价格的管制方向是不断“追踪”和“贴近”实际市场成交价。但对独家生产的基本药物,采取与生产或批发企业进行单独议价的方式进行采购;推广“双信封”招标制度等方式,充分利用市场竞争形成合理采购价格,同时,对独家品种以及经多次采购价格已经比较稳定且供应充足的基本药物,则通过探索政府统一定价的方式合理确定价格; 严格诚信记录和信息公开制度。 配送环节:有利于拥有品种资源的企业 此次采购新政对配送企业的规定是:由确定的基本药物供货企业自行委托经营企业进行配送或直接配送,并由供货企业对药品质量和供应一并负责。原则上用量大(具体标准由各省区市自行确定)的基本药物直接向生产企业采购,由生产企业自行委托经营企业进行配送或直接配送;用量小的基本药物可以集中打包向药品批发企业采购(含配送)。也可以向代理生产企业销售药品的批发企业采购。可以看出,拥有上游生产企业客户资源和品??资源的龙头企业能够更多的得到配送市场份额。 此外,严格基本药物采购付款制度,要求从交货验收合格后30天内付款,而目前药品回款时间通常在6个月左右甚至更长,占用了流通企业大量流动资金。新政策将明显降低药企流动资金成本。 行业影响:进一步促进市场份额向龙头企业集中,有利于独家品种、品牌普药、商业龙头扩大市场份额 最近一个月针对基本药物出台了一系列政策: 三部委《关于加快医药行业结构调整的指导意见》,其中针对基本药物的政策: 推动基本药物生产企业的兼并重组,促进基本药物生产向优势企业集中——基本药物主要品种销量居前 20 位企业所占市场份额应达到 80% 以上; 发改委第26次药品调价:主要针对基本药物中单独定价品种,平均降价幅度19%,年降价金额20亿元; 本次出台基本药物《采购机制》:预示着国家基药政策自2011年起进入实质性实施阶段,将切实推动基层药品消费放量。 ——上述政策导向十分明确:在目前我国药品生产企业多达5257家、药品批发企业1.3万家,出现行业产能过剩、结构性供大于求的状况下,新医改系列政策将大力推动行业集中度提升,促进优胜劣汰,必将加速龙头企业市场份额的提高。有利于拥有独家品种的优质企业、品牌普药企业、商业龙头企业加快成长。 投资建议:分享三类受益股的成长 中国药品市场近三年增速明显高于以前年份,2010年医药工业和医药商业双双创下近10年来的最高盈利水平。未来3-5年:伴随医疗资源下沉、“全民医保”提前实现、基本药物制度自2011年起进入实质性实施阶段,必将撬动潜力巨大的基层消费市场,行业增速有望继续保持20-25%快速增长。
如上所述,自2011年2季度起,各省推进基药在基层销售放量的实效有望逐步在上市公司业绩中体现出来,我们看好三类受益基药制度实质推进的龙头公司——暨受益于政府资源推动所形成的“量+渠道”,建议重点关注: 拥有独家品种的优质中药公司:独家品种放量对业绩贡献的弹性依次为——中恒集团(血栓通)、天士力(复方丹参滴丸)、金陵药业(脉络宁)、千金药业(妇科千金片)、马应龙(马应龙麝香痔疮膏)、美罗药业(伤科接骨片)、云南白药(云南白药系列)、华润三九(三九胃泰、正天丸)、广州药业(消渴丸、华佗再造丸)、中新药业(速效救心丸
回复该发言
如上所述,自2011年2季度起,各省推进基药在基层销售放量的实效有望逐步在上市公司业绩中体现出来,我们看好三类受益基药制度实质推进的龙头公司——暨受益于政府资源推动所形成的“量+渠道”,建议重点关注: 拥有独家品种的优质中药公司:独家品种放量对业绩贡献的弹性依次为——中恒集团(血栓通)、天士力(复方丹参滴丸)、金陵药业(脉络宁)、千金药业(妇科千金片)、马应龙(马应龙麝香痔疮膏)、美罗药业(伤科接骨片)、云南白药(云南白药系列)、华润三九(三九胃泰、正天丸)、广州药业(消渴丸、华佗再造丸)、中新药业(速效救心丸
回复该发言
3 回复:基本药物采购机制出台 市场份额向龙头企业集中
共有3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