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形的那座,平安国际金融中心,115层,将于2014年竣工,位于深圳福田CBD中心区;无形的那座,则是中国平安(SH.601318,HK.2318)国际领先的综合金融集团梦想。
“马董的愿景是,用15年时间做成中国最好的零售银行;其他业务还会稳健发展,届时平安将成一家真正意义上的综合金融集团。”平安银行某高层告诉《财经国家周刊》记者。
2010年6月中报显示,平安银行还是资产规模仅2306亿元的小银行;略显“娇小”的身躯里却孕育了“成为中国最好的零售银行”的梦想。
如果平安集团董事长兼CEO马明哲的愿景成真,中国平安将会成为一个囊括保险、银行、证券、信托、资产管理、基金的“全牌照金融巨无霸”。
枣核型金融帝国
平安综合金融的核心是整合资源,降低成本,打造无可复制的竞争优势。
对于马明哲来说,平安金融帝国的蓝图早在十年前已唿之欲出,不然他不会斥资逾十亿元建设上海张江后援中心。综合金融,后援先行,这是他的逻辑。
即使是在成功收购深发展的今天,马明哲仍强调要先推动中后台业务集中,为深化交叉销售提供支持。在中后台业务集中,流程改造完成之后,下一步才是轰轰烈烈的交叉销售“业绩演习”。
未来的平安帝国可能呈现一个枣核型的结构:前端实现销售集中,后台实现IT及运营后援集中,中台是各专业公司的产品条线和风控等职能部门,要做到相互独立并且有牢靠的防火墙,整体呈现前后紧,中间宽的枣核型结构。
目前,枣核的后端,基础的IT和运营集中已经完成;枣核膨胀的中部,是各专业公司,在其中急需整合消化,弥补短板的是银行业务;枣核的前端,是以平安客户经理为核心的销售集中。
在马明哲的设想中,未来的中国平安前端销售人员将掏出一张统一的名片:平安客户经理。
在结构之外,平安的愿景是用十年的时间,实现保险、银行、投资业务三足鼎立均衡发展的格局。
重构大平安银行
作为一个综合金融集团,没有一个强大的银行是很难想象的。
因为相比保险账户、证券账户,银行的账户是最基础的、粘性最强的。
收购深发展,可以看作是马明哲打造大平安银行的开端。目前平安银行和深发展的结构重组正在推进,据深圳金融界资深人士推测:下一步将要实行的是银行区域制。平安在保险业务里推行区域制获得了成功。
“举个例子,现在深发展所有的贷款审批都在总行。可能一个星期批下来,也可能一个月。总行审批贷款,不比当地的机构了解得更清楚,时间还长。”该人士说,“但是银行不能失控,所以管理的幅度不宜过大。”
未来平安银行总行的功能是制定政策制定流程,日常经营的权利将下放到小总行。
除了结构上“重心下沉”,平安也正在客户信息系统上进行改进。
对于金融企业来说,最核心的竞争力就是客户资源。平安要做的是通过合并银行和寿险的“核心系统” 客户基础数据库进入集团的后台共享系统,让集团其他业务开发新客户的成本无限降低。
这样其他业务条线可以对平安的每一个客户情况能够了如指掌。
回复该发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