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源品价改是近期市场的热门话题之一,而供水供气板块的亮点就在于水价和天然气价格都存在很大的上调空间和预期。分析师认为,在当前CPI向下、经济向上的宏观大背景下,资源品价改进程或提速,这将提振水务板块。
中信证券建议,厂网一体的供水业务是水价上调的最直接受益者。在目前水价上涨预期较强的时间段。行业选股思路首先要考虑上市公司供水业务所在区域水价上调预期的强弱,以及水价上调的具体环节,结合上市公司供水业务经营模式和收入占比,判断上市公司能否受益以及受益程度。
全国水价一片“涨”声
10月底至11月初,包括甘肃兰州、重庆市万州区、湖北咸宁在内的全国多个城市(区)水价开始上涨,更多的如上海市松江区、黑龙江哈尔滨、宁夏银川、河南平顶山市等地区正在或准备召开水价上调听证会。水价已经居高不下的北京也已将再次调整水价列入日程。
其实,自今年年初以来,水价已经经历了一轮全国范围的普涨。1月1日,广东自来水价格全面上调;4月1日,南京居民生活用水价格每吨上涨0.3元;6月1日起,昆明水价全面上调,居民用水每吨提高0.65元;6月20日,上海上调居民用水价格,综合水价由每吨1.84元上调到2.30元,计划从2010年11月20日起,将再次调高到2.80元。
专家表示,各地水价上涨的理由虽有所不同,但基本上分为两种:一是中国的水资源紧缺,通过提高水价可以降低资源消耗,提高资源利用效率。8月4日,国家发改委就发文肯定各地上调水价的做法,认为这些措施符合资源价格改革方向,有利于促进资源的节约使用和环境保护。二是认为中国水价长期偏低,自来水行业普遍亏损,只有提高价格,才能保证供水行业的持续发展。国家统计局此前的数据显示,全国有900多家水务企业出现亏损。
中信证券的报告称,6月以来,我国城市平均居民生活用水价格从1.7元上涨至1.76元,但行业整体仍处于亏损状态。1-8月,供水行业累计收入474亿,利润总额-12.3亿。
未来水价仍有较大上涨空间
中信证券分析师杨治山认为,长期看水价仍有较大上涨空间。中信证券的报告表示,世行给发展中国家定有一个承受水价的最高限定,即家庭收入的5%作为支付供水和污水处理服务的上限。建设部和我国其他研究机构认为,我国城市居民用水支出占家庭可支配收入的2%至3%是比较适宜的。但是,目前我国36个大中城市中,接近60%的城市居民支出水费占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比重在1%一下。2008年底36个大中城市平均居民生活用水价格(含污水处理费)为2.4元/立方米,从绝对值和用水支出占比两方面都处于国际较低水平。
中信证券预计,2008-2010年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累计增速将达到23%左右,如果保持目前用水支出占比不变,人均用水量不变,城市水价的累积增幅空间也在23%左右。
“最近电价提升预期较为强烈,由于电费占水务行业生产成本20%至40%,如果电价提升5%,水务行业生产成本将继续提高1%至2%。在通胀预期下,其他生产成本也有可能继续上涨,结合水务行业普遍亏损的局面,未来一年水价上涨应该是大概率事件。”杨治山表示。
根据目前已完成水价上调的城市的调价幅度和全国大范围水价上涨的确定趋势,中信证券预计,年底和明年上半年全国大部分城市将有约15%的水价上涨幅度,预计水价上涨将给行业整体收入带来15%的增幅,利润总额达到20亿元,从而使供水行业进入回升周期。
回复该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