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张皓,对市场上的鲜蘑菇调查发现,大约九成的鲜蘑菇都被荧光增白剂污染。专家说,增白剂被人体过量吸收,会成为潜在的致癌因素。但是北京市工商局相关人士称,张皓的实验及调查结果“不具科学性”。对此,中国之声特约观察员吴永强作如下点评:
吴永强:北京一小六年级学生,对市场上的鲜蘑菇检测出被荧光增白剂污染的试验。针对这个小学生的检测,有截然不同的意见。一方是中国农业大学微生物实验室的博士专家表示,该调查可信度100%。另一方是北京市工商局相关人士称,小学生的实验及调查结果“不具科学性”。
先来看小学生的监测程序,首先是在专业的场所---中国农业大学的微生物实验室,并有专家进行指导,其次所采用的方法,也有专业的科学名称。如果说这样检测出来的结果不具备科学性,不知道工商局相关人士所认同的“具有科学性”的检测方法是什么?
在面对食品安全问题上,不能因为是一个小学生的检测,就主观以“人微言轻”来臆测其“不具科学性”,这既可能扼杀孩子们探求科学真知的精神追求,更是对现实问题缺乏用于担当的勇气。
回复该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