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可谓是中国经济最困难的一年,而中国期货市场打了一场堪称完美的翻身仗。然而,我们不能仅仅满足于“世界第二大商品期货市场”这一称谓,金融期货品种的缺失与目前中国经济发展阶段不相匹配。同时,广大股票投资者和投资机构更是深受股市系统性风险的负面影响而无能为力,巨大的避险需求唿唤着股指期货。我们认为,考察2010年这一时点,在经历了宏观经济波动,期货市场大发展和深入人心的投资者教育后,将是具备天时地利人和的一年。
从宏观上看,经济转型将面临诸多不确定性,2010年将是中国经济最复杂的一年,股市在下半年的震荡已体现出这一预期。复杂和不确定即意味着风险,而股指期货作为良好的风险管理工具,将为中国经济的成功转型保驾护航。
从微观上看,随着新股上市的重启,目前市值已远超过2008年的水平,为股指期货推出创造了良好的市场环境。此外,不断增加的开户数和新发基金数为股市提供了大量的流动性,也为股指期货的顺利推出提前布局。
后危机时代,中国金融创新不应因噎废食已形成共识。相较于美国,中国金融市场还很稚嫩,其资源配置和服务于经济发展的作用尚未完全体现。因此我们应加大金融创新力度,大力发展金融市场,加强与实体经济的协同效应。创业板的推出正是这一思路的体现,股指期货承接下一棒也具有逻辑必然。另一方面,创业板的暴涨暴跌将风险传导到了主板市场,后续的金融创新也有可能给主板市场带来波动。股指期货作为风险管理工具,将为主板市场提供内生稳定器,减小金融创新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2009年可谓是中国经济最困难的一年,而中国期货市场打了一场堪称完美的翻身仗。
从宏观上看,经济转型将面临诸多不确定性,2010年将是中国经济最复杂的一年,股市在下半年的震荡已体现出这一预期。
从微观上看,随着新股上市的重启,目前市值已远超过2008年的水平,为股指期货推出创造了良好的市场环境。
后危机时代,中国金融创新不应因噎废食已形成共识。
在法律和制度层面,股指期货上市已准备就绪。
回复该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