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8日18时10分许,北京市东二环朝阳门段拥堵情况十分严重,目前北京机动车保有量已经突破470万辆。
市民:先抢个号再说
13日,传言中北京“史上最严治堵新政”开始征求民意,政府首次公开表示将“按照无偿原则抑制小客车过快增长”、“加强外埠进京车辆管理”、“调高市中心停车费标准”、“重点路段高峰时段单双号限行”、“研究重点拥堵路段或区域交通拥堵收费,择机实施”等措施。
尽管关于限制机动车增长、单双号限行等关键问题“表达模煳”,却也在一定程度上印证了此前关于北京将出台“史上最严治堵新政”的传闻。
事实上,从10月起,有网友就在博客上透露“京版严治堵新政”,内容除加强轨道交通、公交优先、收取城市拥堵和治污费外,还包括提供停车泊位证、限制外地户籍购车、限制外埠进京车辆、局部路段时段单双号限行等措施。
在车管所刚办完牌照的李先生告诉记者:“市场疯传明年北京将限制机动车上牌,本来想等大众CC,但没有现车,我赶紧抢买了一辆帕萨特,先占个牌号再说!”
今年北京净增70万辆车
和李先生一样心态的消费者不在少数。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有形市场分会会长苏晖介绍,11月,北京汽车销售量近9.6万辆,为今年单月最高纪录,去年同期仅为7.2万辆,预计12月销售会继续突破,达到10万辆。
来自北京市交管局车管所的数据显示,11月22日-28日,北京新增机动车2万辆;11月29日-12月5日,北京新增机动车2.1万辆,平均日增机动车3000辆。北京市交管局局长宋建国表示,北京道路交通形势非常严峻,截至12月5日,机动车保有量达到471.1万辆,净增机动车70万辆。
苏晖分析称,关于明年车辆“限量限购”的各种政策传闻是促使年底车市销售“大爆发”的重要因素之一。
专家:不能“头痛医头”
过去2年,北京推出了“乘公交起步价0.4元、乘地铁2元钱随便坐”这些国内最优惠的公共出行政策,然而却没有改善日益恶化的交通状况。目前,北京市机动车仍以平均每日2000辆左右的速度增加,高峰日达4000多辆。
“这次出台的措施和以往的历次措施并无太多实质性变化。”昨晚,清华大学建筑与城市研究所一位不愿具名的副教授却如此评价道。他说,北京交通拥堵的现状,非一两年形成,也不仅是取消外地人购车限制后导致,没有一整套系统的科学治理办法不可能根治,这要打破只“唯利”的小地盘式城市规划局限、要有整体规划意识,“比如国贸CBD附近已经是建筑扎堆、堵得要命,为什么还要新建很多高档写字楼?”意见稿中提出大力发展自行车,而现在的情况却是,自行车道被严重挤占,交管部门为了“治堵”,拓展道路时甚至还将非机动车道占用,“管理比硬件更重要,再也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了。”
回复该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