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拆了一半的杨箕村。李琳/摄
从5.13调至6.18
新快报12月15日讯 上周,杨箕村地块公开挂牌定于明年1月18日出让,标志着杨箕村改造即将进入开发阶段。这个2011年土地出让第一拍,却因其设定的6.18超高容积率和竞投出让条件引起一片质疑声。昨日在一论坛中,广东省政府参事王则楚,广东省第十届政协常委孟浩,暨南大学教授、广东省省情调查与对策咨询专家胡刚和广州市房协专家委委员黄穗诚等“炮轰”杨箕村改造的容积率过高,不利于城市整体建设;设定的竞投开发商必须有15万平方米商业写字楼面积、要解决杨箕村小学周转办学的方案等出让条件也不合理,有定向出让的嫌疑。
专家建议
1、政府放弃部分利益降低容积率
既然高容积率是政府、村民和开发商三方利益博弈所导致的,专家们建议政府应该放弃这一部分利益,从而降低容积率。王则楚和孟浩都明确表示,政府在容积率问题上要还利于民,主动放弃这一部分土地收益,把容积率降下去不是不可能的事。胡刚也表示,在旧城改造中政府应该是代表公共利益的,但政府一方面考虑社会,一方面考虑土地政策的经济效益,导致了在社会属性方面的降低,所以政府要放弃这一部分的经济效益。
2、旧改土地出让前公示规划数据
旧城改造容积率应该如何定?是不是政府、村委和开发商三方说了算?胡刚建议还应该让社会有发言权。“现在旧城改造土地出让一下子就推出,容积率等都定下来了,社会没有发言权显然不对。”他建议在土地出让前应该公示旧城改造的规划,包括容积率等规划数据,征求社会意见后再出让。
三大质疑
1、6.18容积率过高
据悉,杨箕村是继猎德村、琶洲村和林和村后,广州进行全面改造的城中村,其同样存在城中村改造中容积率过高的问题。今年5月,杨箕村拆迁补偿方案公布时明确整个杨箕村改造容积率为5.63,但根据上周的土地出让公告,杨箕村作为商品房开发的出让地块容积率高达6.18,在四条村中容积率列第二高,仅稍低于林和村的6.21,高于猎德村改造后容积率的5.2和琶洲村改造村留用地容积率的5.5。值得一提的是,早在2009年7月,广州市规划局曾发出《关于送审规划方案的函》,称同意杨箕村旧城改造地块容积率定为7.25。显然,6.18的容积率是经过政府部门降低后达到的“标准”。
广东省政府参事王则楚直斥旧城改造高容积率的出现是旧城改造三大受益方导致的。“一是政府要受益,二是村里要受益,三是发展商开发商品房要挣钱。”而高容积率将给城市带来人流、物流、车流的高度集中,“很多城市病因此没法解决,天河就是这样,这一点是很清楚的。”
胡刚也认为,高容积率是上述三种力量博弈取得平衡的结果,但却损害了整个城市的利益。“高容积率下建了一大堆高楼,会对整个广州的城市环境产生影响,还有对周边居住和工作的市民带来影响。但这些人并没有发言权,整个城市的公共利益并没有发言权。”胡刚担心地说:“现在旧城改造容积率越来越高,如果不加以控制,未来容积率还会更高,这样城中村改造就改造成现代版的城中村了。”
但也有专家表示对旧城改造高容积率的理解。广州房地产专家韩世同表示,如果容积率不够高,开发商没有利润根本不会参与改造。而事实上,目前的高容积率是在抽疏建筑密度中进行的,改造后的城中村环境显然比以前要好得多。
2、周转办学开发商能否协调好
回复该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