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9日,陈光标为一名南京夫子庙景区环卫工过生日一事因 “红包”被上缴引波澜。先是有工人于12月7日向媒体反应,景区管理部门将红包和羽绒服“上缴”,欲平分给景区所有环卫工人。接着,陈光标于12月8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对其他没有拿到钱物的50多位环卫工人,“准备在14号再补给他们,一样标准。”而第二天,陈光标即向记者证实,景区管理部门谢绝了他的“补捐”,并向环卫工按相同标准补发红包。
到了手的红包也会飞,善款是否应该“被分配”?《公益时报》推出益调查。截至12月13日14时,共1607名网友投票:超7成网友反对到手善款还上缴;同时,有近4成网友表示,如果他是环卫工人,为保住饭碗,只能无耐地接受“上缴”。
调查结果
在调查中,75.61%的网友表示,标哥发红包,不应该重新被分配,毕竟当时标哥是发钱到每个人手中的。49.35%的网友认为如果自己是环卫工人,不会接受到手的捐款上缴,因为毫无上缴的道理。然而也有36.1%的网友表示没办法,还是保住饭碗重要。76.23%的网友认为本来是件好事,“管理部门”根本没必要插手。对此事件陈光标自己也表示:每一次争议,其实都为推动慈善事业的制度化、标准化、法制化作出了贡献。从网友们的声音来看,大部分人都是不希望 “被平均分配”的。在这里,行政权利干预慈善不但违背了捐赠人的意愿,也违背了受助人的意愿,对慈善事业的发展无疑会造成伤害。
网友声音
1.南京网友:陈光标的捐赠方式没错,一对一捐赠是他多年来的习惯;单位从环卫工人手里收回红包,然后平均发放,其实也没错。那么到底错在哪里呢?错就错在单位和陈光标都没有想好细节,错就错在单位没有完善程序。
2.南宁网友:得不佩服这些领导高超的“领导艺术”和“创新”能力,但这种创新让慈善很受伤。红包和羽绒服明明是按发放对象数额准备的,也明明白白地发到了被捐赠者的手上,不知环卫主管部门的分配权从何而来?
3.大同网友:不能利用权力将慈善变成福利分配,这种理念和行为都是错的,慈善不是发奖金。这样以“组织”的名义对善款善物进行“二次分配”,不但使慈善行为变了味,也最有可能架空被捐赠人的利益。
4.抚顺网友:事实上,慈善的真正主体应该是老百姓。自己想捐多少,怎么捐,捐给谁,完全是自己说了算。然而,现实不是如此,很多时候,我国的慈善都是单位在大包大揽。比如,有单位对员工的捐款定捐款额度,更有甚者,还有地方在老师工资里直接扣掉捐款,连装门面的自愿捐款之类的客套话都给省了。单位爱操心,可以忍,关键是这种大包大揽往往又因为捐款流向不够公开和透明,而让人总担心捐助被贪污或者挪用。这种信任危机是人们对夫子庙景区环卫管理部门执意将红包回收的做法充满狐疑的根源所在。
5.上海网友:环卫部门这样做,问过陈光标了吗?将善物当作自己的奖品,这是陈光标的意思吗?如果不是,环卫部门有什么权利这样做?是不是曲解了陈光标的意思,是不是截留了陈光标的爱心?如果我是环卫工,肯定不交回去!
回复该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