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FP供图
1986年,时任广东省建委主任的陈之泉牵头制定了新中国第一部房地产行业管理法规———《广东省城市建设综合开发公司管理条例》,这在当时突破了城镇土地国有制,不得买卖、不得转让的规定,全国房地产行业在广东萌芽,并得到快速的发展,而广东房地产业也因此始终走在全国前面。
南都记者独家专访了这位房地产行业开山鼻祖,他对当下的高房价给予了言辞激烈的抨击。房地产行业应该怎样调控?房地产行业发展方向是什么?时下流行的绿色建筑、低碳建筑将给房地产行业带来怎样的变化?伴随着高房价而出现的小产权房能否成为解决低收入居民住房问题的渠道?本文为该专访的下篇,上篇详见本报12月14日的报道。
1
谈房地产建高楼现象
“现在建房建得很高,为什么?为了获得利润。高层建筑大量地消耗资源、消耗能源,在抗震、消防方面有一定的问题。”
南都:房地产行业近年来有个有意思的现象就是高楼频现,大家都喜欢建高楼,您怎么看待这个现象?
陈之泉:现在建房建得很高,为什么?为了获得利润。容积率搞得很高,30多层的高楼很多。这么高的房子,在上世纪80年代以前广东极少,最近20年大量的高层楼房出现。去年我发表了一篇文章,面向社会大声疾唿不要那么高,不要那么快,不要那么大。不要那么高,盖高有很多问题,如抗震问题、消防问题、资源消耗问题、管理问题。
比如,消防问题。最近上海的一座高楼大厦,救火救了很长时间。10层以内,常规的救火车可以解决,天面上失了火,直升飞机可以去,但从天面到10层中间的楼层着火怎么办。现今的手段难度很大。
还有就是资源消耗问题。楼层一高,地基的处理费用就非常高,大量的桩要打,一般的都要打到岩层,不打到岩层不安全、不放心。所以埋在地下的资源就很多。而且现在设计要快,很多的设计是不计算的,就是根据经验来配件,配件多,浪费资源。这是建筑本体浪费的资源。高层一多、电梯就多、水泵就多、设备就多。电梯要运转,就需消耗很多的能源。
再有,大量的高层传递到地下的压力。你们的书架,两厘米厚的板子,常年放着两厘米厚的板子给你压弯,放两个月看不出来,两个月之后拿掉就直了,一年下来就压弯。
南都:但是不建高楼,老百姓住房的问题怎么解决?
陈之泉:高层建筑大量地消耗资源、消耗能源,在抗震、消防方面有一定的问题。所以我的想法是不要建这么高,一般住宅小区以多层建筑为主,适当做一些小高层。我计算过,城市的规划有标准,一般的住宅面积,小区占地面积大部分是40%左右。小区内部的容积率要搞1.5左右,大部分是八层的、多层建筑,这样基本可以解决问题。
广东的高层建筑都不符合真正的楼间距要求,严格来讲很多是不符合规范要求的,起码应该是1:1。往往平面尺寸不够,就会产生阳光纠纷。下面小楼房,见不到阳光。在国内老百姓觉得不重要,国外的老百姓为此要打官司。
我自己学建筑,懂规划,我认为进行过计算是可以的。小区有1.5的容积率,大部分用七八层高的建筑,就可以了。现在广州市提出来容积率不得少于2。广州市城市规划、国家规划法明确规定,城市1平方公里平均人口是1万人。在1平方公里的土地中,有40%左右是建住宅小区,那就是40万平方米。40万平方米,容积率是2的话,就是80万平方米建筑。80万平方米除以100,是8000户。一户人家3个人,住2.4万人。规划,只允许1平方公里1万人,也就是说建四层就可以了,不要求八层。
回复该发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