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柴油荒致四川陕西界大堵车。这是汉宁高速宁强管理所拍摄的11月11日汉宁高速拥堵情况的监控录像(11月12日摄)。新华社发(黎德华 摄)
新华网济南11月18日电(记者郑晓奕、杜宇、袁军宝)“柴油荒”,持续两月尚未缓解;“电荒”,由于煤价继续走高、发电企业亏损又暗藏隐忧;“气荒”,因冬日用气高峰临近、供需矛盾加大已现苗头,这一切预示着今冬似将再陷能源短缺困局。
新华社记者近日在各地调研发现,煤电油气年复一年频现恐“荒”,折射出原有高耗能发展方式不可持续,凸显能源改革三大路径:走低碳发展之路,理顺价格形成机制,构建多元运输格局。
加强现代能源产业和综合运输体系建设是“十二五”时期一项重要任务。中央“十二五”规划建议已指明方向,明确提出“构建安全、稳定、经济、清洁的现代能源产业体系”“理顺煤、电、油、气、水、矿等资源类产品价格关系”。
拉闸限电之痛:警示须走低碳发展之路
行进在重庆、河北等地,记者发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高速路上只要看到大货车排长龙就知道附近一定有加油站,而且是加不到柴油的加油站。
唐山一家货运公司老板杜占海告诉记者:“加不到油!公司运营的十几辆货车现在都不敢派出去拉货,生意已受影响。”
“柴油荒”的出现,多数人习惯从供给方面来分析,认为是由于近期国际油价波动使市场调价预期对油价形成看涨,国内柴油出现“批零倒挂”现象,造成加油站经营亏损,经营者以停供、限供来避免零售继续亏损。
然而,记者调研时发现,由于一些地方为完成节能减排指标,强制拉闸限电,带来的非正常需求也是导致“柴油荒”的重要原因。
15日上午10时,潭邵高速水府庙加油站,百余辆货车等候加柴油。全媒体记者 范远志 李国平 摄/组图
“南煤北运”之变:警示多元运输成当务之急
在广西北部湾的防城港,煤运码头上船来车往,一派繁忙。一个“南煤北运”的中转港和贸易集散中心正在北部湾崛起。
广西北部湾国际港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叶时湘告诉记者,“预计全年煤炭中转业务将突破1000万吨,比去年增长一倍以上。”
北部湾港口利用西接贵州,南近越南、印尼、澳大利亚等煤炭资源丰富地区的优势,将这些地区的煤炭资源集结到港口堆场,再根据不同需求进行配煤,直接搭建了煤炭的贸易、信息和金融平台,珠三角乃至长三角客户纷至沓来,就连日本的电厂也远道赶来洽谈配煤业务。
过去,由于南方煤炭资源匮乏,煤炭一味依靠北方产煤大省运来,淡季时市场没有需求,旺季时运输瓶颈突出。北部湾港“南煤北运”的新现象,改变了单一的“北煤南运”格局,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南方煤炭市场需求,稳定了市场价格。
2009年冬,在严寒和干旱天气影响下,煤炭资源短缺、运力受限的华中和华南地区经历了“煤荒”和“电荒”,突显了我国能源外送过于依赖输送煤炭和铁路运输的弊端。今夏京藏高速大堵车也折射了我国以公路长途运煤的弊病。构建输煤输电并举、铁路海路公路联运的综合运输体系已成当务之急。
国家电网公司副总经理舒印彪日前表示,国家电网在“十二五”期间将通过大力建设电网线路来加大输电比重,在煤炭大省多建电力外送通道,实现“煤从空中走”,缓解煤炭外运压力,争取到2020年将输电比例由目前的不足5%提高到20%以上。
回复该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