称“食用油企业大面积停产已现先兆,业内担心此情况会导致春节食用油供应紧张”,《第一财经日报》等媒体进行了转载,12月13日,发改委网站刊文称此报道严重失实,纯属主观臆测。今日,《第一财经日报》和《华夏时报》先后针对发改委的指责发出声明予以回应,在声明中,两家媒体均表示食用油企业被逼停产的报道系记者独立采写,有理有据。
下为《华夏时报》的声明:
12月13日,本报刊发《价格调控困局:食用油企业被逼停产》的报道。现就有关方面的声明如下:
第一,本报记者深入现场,报道提到的有食用油企业停产有现场调查、录音及文字记录为依据。有关部委的网站声明也证实,文中提到的汇福粮油集团在报道之时的确处于停产状态。
第二,报道经记者采访而成,分析有理有据,有关方面声明认为该报道“严重失实,纯属主观臆测”的说法,本报不能认同。
第三,本报本着客观、真实的立场进行报道,意在落实中央管理通胀预期的精神,促进行业调控,维护市场稳定。
华夏时报
第一财经日报:关于食用油企业停产报道的声明
12月13日,本报刊出了《食用油企业再现停产现象》一文,经仔细对照和调查,现向广大读者澄清如下:
一、该文为本报记者独立采写稿件。
二、该文中提到的“黑龙江部分食用油企业停产”,有确切信源和电话录音。
三、对食用油企业的盈利状况,本报采访了某相关企业总经理,并得到另一相关企业书面材料,表明如果按照限价令,食用油价格下调,而原料大豆价格保持不变,企业资金链将出现严重问题。为平衡报道,记者还采访了第三方咨询公司,并引用中华油脂网分析师观点,指出食用油企业盈利现状不容乐观。
本报的报道内容,有数据、文字和录音作为物证。
作为一份始终坚持“对时代负责”的报纸,我们对发改委的有关说法持保留意见。
本报编辑部
2010年12月14日
相关报道
发改委称“食用油企大批停产现先兆”失实
媒体报道原文:
第一财经日报:食用油限价令引发连锁反应 部分油厂选择停产
重庆晚报:食用油企业大面积停产已现先兆
华夏时报:价格调控困局:食用油企业被逼停产
粮油企业回应:
粮油企业放话“停产”背后:希望放松价格管控
相关报道:
中粮等食用油巨头被“通知”未来4个月不得涨价
发改委要求面粉企业明年两会前不得涨价
价格管制遍地开花 主管部门被指随意处罚
回复该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