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说
  • |
  • 相册
  • |
  • 博客
  • |
  • 爽吧
  • |
  • 点评

财经的其他话题……

返回财经……


我收藏的爽吧……


商务系统:加强产销衔接保障市场供应

1 商务系统:加强产销衔接保障市场供应
vivi1988132010-12-16 11:07:50 发表
12月15日,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姚坚在例行发布会上强调,物价和通胀预期的问题是未来一个时期的主要矛盾,也是商务部关注的重点。
姚坚表示,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稳定物价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商务部重点加强今冬明春蔬菜产销衔接工作。
“虽然蔬菜价格连续五个星期下降,但是即将到来的元旦、春节都是消费旺季,也是市场供应短缺出现的一个时期。去年消费高点在2月份,因此特别值得我们关注未来一个季度如何保障市场供应。”姚坚强调。
国家统计局及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12月CPI将较11月有所回落,未来一段时间我国价格走势仍在可控范围内。有关专家认为,国家宏观调控措施对物价回调将产生明显影响,但抑制通胀不仅是攻坚战,更是持久战。
分析人士认为,长期的货币超发结合目前时间点上整个社会成本的全面上升,是引发当前物价快速上涨远超社会预期的主要原因。
货币超发的问题已毋庸置疑。2009年以来我国货币信贷天量投放对整体物价水平必然产生之后推升作用。此外,由于人民币升值预期和贸易顺差,加上欧美发达经济体纷纷预热第二轮定量宽松政策,“热钱”加速流入也加大了我国的通胀压力。
而此轮物价上涨更关键的因素在于,各类社会成本特别是基础性劳动力成本上升,这在食品尤其是劳动密集型的蔬菜领域表现得尤为明显。蔬菜“领涨”,生产经营成本的增加是主要原因。进入2010年,国内农用柴油、农用地膜和农药等农资价格均有不同程度上涨,生产、流通环节人工成本更是明显增加。
专家认为,由于长期以来务农收益远低于务工收益,导致资本和劳动力持续向工业单向流动,这一失衡必然导致农产品供应减少、价格上涨。此轮物价上涨,只是工农产品比价的合理回归。
因此,通过政策以及临时的价格干预,在短期内能有效遏制物价快速上涨,但农产品价格上涨的长期支撑仍较强。
当然,根据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价格司副司长周望军近日的表态,他预计今年12月份中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可能回落到5%以内,因此中国国家统计局11日公布的11月份CPI同比涨幅(5.1%)将是今年的高点。
回复该发言
共有1帖子
图片链接:
插入图片  取消
视频链接:
插入视频  取消
音乐链接:
插入音乐  取消
内容: 图片视频音乐
  发帖赢积分  快捷键 Ctrl+En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