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亚运村运动员村主餐厅,笑容可掬的老外大厨
住:居住区均有服务中心
在每栋公寓楼楼下,总可以见到各国的运动员出出入入。参加亚残运会的运动员中,很多人需借助轮椅或引导员带领出行,不过由于运动员村全部为无障碍设计,对运动员的“体贴”细致入微———电梯按键上的盲文、较正常高度更低的洗手台和马桶、出入口处代替楼梯的缓坡……15日,广州气温骤降,衣柜里的羽绒被和发放的羽绒背心让运动员远离寒冷。难怪很多国家的运动员在所住房间的阳台上挂出自己国家的国旗,表达他们的兴奋。
运动员村的居住区有四个,每个居住区都有一个居民服务中心,各中心均设有前台、综合休息区、电话室、会议室、网吧、电子游戏室、自动售货机、手机充电站和赛时实况触摸显示屏。虽然为了避免互相影响,运动员公寓内并没有电视,但在服务中心内,运动员的娱乐需求都可以满足。
食:5个餐区可供选择
体力消耗极大的运动员的餐饮问题是重中之重。在面积为13000平方米的运动员村主餐厅里,运动员们可以在东亚和中餐、东南亚次大陆、中东、欧陆和非清真5个餐区以及两个熟食和冷餐台里随意选择自己爱吃的食物。餐厅还特别设立了“广州特色茶点”区,在这个区域,运动员们可以享受到广州茶楼的精致点心。当然,为照顾吃惯西餐的运动员,餐厅的大厨很多来自国外。大厨们见记者来访,还特意准备了几味点心请记者品尝。“饺子竟然是咖喱土豆泥馅儿的!”有老记尝了一口,惊讶地叫出声来。原来,中西合璧,也是这帮大厨的一点小心思。
行:免费进行轮椅维修
肢残运动员行动很多依靠义肢或轮椅。要是不巧出现故障怎么办?主餐厅设立的轮椅维修点和后勤服务区义肢维修中心帮忙搞定!运动员村维修副经理陶健婷透露,需要借助轮椅行动的运动员,来换外胎的比较多。“外胎磨损得会比较厉害,一般都是生活中使用的轮椅。到12月15日下午3:00,共有523人次前来修理轮椅。我们为运动员提供的轮椅维修服务都是免费的。”至于义肢,至15日为止,共有50多人次来进行维修。据参与维修的师傅说,一只义肢的维修,如果从头到尾做全套下来,需要8个小时的人工打磨。
除此之外,设在运动员村的交通调度中心还掌控着亚残运会期间所有的车辆调度。交通服务调度中心设备维护岗的王海峰表示,每位工作人员负责不同线路的车辆,而调度中心则可以借助系统来进行整体把握。
回复该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