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关总署10日发布的数据显示,11月份,我国进出口值2837.6亿美元,同比增长36.2%,环比增长15.9%,刷新今年9月份创下的2730.9亿美元的纪录,月度进出口规模首次超过2800亿美元关口。
其中,出口、进口值同时创下历史最高纪录:11月份出口1533.3亿美元,增长34.9%;进口1304.3亿美元,增长37.7%。外贸进出口呈现强劲增长态势。
⊙记者 秦菲菲 ○编辑 阮奇
看点一:
数据双双超预期
对本月的进出口数据,分析人士普遍认为远超预期。从出口数据看,澳新银行中国经济研究总监刘利刚(博客)认为,这表明中国厂商今年收到的圣诞订单仍然是比较理想的,这也表明发达经济体的需求依旧保持得比较乐观。
海通证券宏观分析师汪辉称,出口超预期应该是由一般贸易拉动的。一般贸易从上个月开始已有了启动的迹象,特别是高新技术和机电产品已经出现了环比增长。
进口数据同样好于预期。对此,刘利刚分析,这表明中国厂商对来年的经济形势仍然保持乐观,因此在年底前加大了原材料的进口。
看点二:
中西部外贸增长显著
“在世界经济复苏的推动下,今年我国进出口形势好于预期。”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研究员李健说。海关总署预计,今年我国外贸总值将超过2.8万亿美元。
李健说,我国东部沿海正在以人才素质、运输物流、基础设施等综合优势吸引和承接更高层次的高新技术产业转移,而加工贸易正在向我国的中西部地区转移,这说明我国施行的“调整贸易结构,转变贸易方式”的各项政策正在发挥作用,贸易平衡状况逐步改善。
海关数据显示,我国中西部地区外贸增长显著,其中甘肃进出口总值66.3亿美元,高于同期全国总体增速66.3个百分点。西藏、云南和江西进出口分别增长94%、78.5%和67.1%,分别高于总体增速57.7个、42.2个和30.8个百分点。
看点三:
外贸走出金融危机影响
统计显示,1-11月份,我国的进出口总值累计达到了26772.8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了36.3%,其中出口14238.5亿美元,增长33%;进口12534.3亿美元,增长40.3%。
仅前11个月我国进出口总值已经超过了历史上的最高年份,2008年全年进出口总值2.56万亿美元。海关总署统计司司长郑跃声表示,“这说明我国的对外贸易已经走出了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中央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加强宏观调控的一系列政策措施落实到位,取得了明显成效。”
中国国际商会副会长张伟也在采访中也指出,外贸形势比年初预期好得多,这也反映出经济向上、向好的转变。
看点四:
外贸企业利润摊薄
尽管今年我国前11个月外贸进出口增速达到36.3%,但专家普遍预计,明年出口增速将难以达到今年的出口增速。
国家发改委对外经济研究所所长张燕生说,目前世界各国宏观经济运行呈现“冰火两重天”,美欧日基本处于通缩状态,而巴西、印度、中国等新兴国家出现通胀压力。在这种情况下,人民币升值压力上升,各方贸易摩擦加剧,加之生产要素价格上涨、贸易保护等因素,我国出口压力将增大。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明年世界经济增长仅为4.2%,世界经济的放缓将导致外部需求减少。
此外,专家分析,基数效应减弱也是明年我国出口高增长不可为继的原因。瑞银证券经济学家汪涛(博客)说,继2009年下降16%后,今年中国对所有主要市场的出口均呈现强劲复苏,增长了将近30%。
回复该发言
11月进出口值创历史新高 全年顺差或超预期
2 回复:11月进出口值创历史新高 全年顺差或超预期
li1371352010-12-17 02:37:05 发表
“人民币升值压力加大,企业利润将减少;通胀压力加大,企业成本将增加。因此,明年外贸企业的利润水平将降低,企业面临的各种困难将更加明显。”李健分析说。
看点五:
全年顺差或超预期
11月贸易顺差达到229亿美元,低于上月的271亿美元,但仍然高于200亿美元的门槛。1-11月,中国的贸易顺差总额已经达到1704.2亿美元。市场预计全年贸易顺差约为2000亿美元,高于上半年各方预期。
其中,外商投资企业为中国贸易顺差主要来源。1至11月,外商投资企业贸易顺差1125亿美元,其中加工贸易方式项下贸易顺差2420.8亿美元,相当于同期我国加工贸易总体贸易顺差的83.2%。
海关总署10日发布的数据显示,11月份,我国进出口值2837.6亿美元,同比增长36.2%,环比增长15.9%,刷新今年9月份创下的2730.9亿美元的纪录,月度进出口规模首次超过2800亿美元关口。
其中,出口、进口值同时创下历史最高纪录:11月份出口1533.3亿美元,增长34.9%;进口1304.3亿美元,增长37.7%。
⊙记者 秦菲菲 ○编辑 阮奇看点一:数据双双超预期对本月的进出口数据,分析人士普遍认为远超预期。
海通证券宏观分析师汪辉称,出口超预期应该是由一般贸易拉动的。
进口数据同样好于预期。
看点二:中西部外贸增长显著“在世界经济复苏的推动下,今年我国进出口形势好于预期。
李健说,我国东部沿海正在以人才素质、运输物流、基础设施等综合优势吸引和承接更高层次的高新技术产业转移,而加工贸易正在向我国的中西部地区转移,这说明我国施行的“调整贸易结构,转变贸易方式”的各项政策正在发挥作用,贸易平衡状况逐步改善。
海关数据显示,我国中西部地区外贸增长显著,其中甘肃进出口总值66.3亿美元,高于同期全国总体增速66.3个百分点。
看点三:外贸走出金融危机影响 统计显示,1-11月份,我国的进出口总值累计达到了26772.8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了36.3%,其中出口14238.5亿美元,增长33%;进口12534.3亿美元,增长40.3%。
仅前11个月我国进出口总值已经超过了历史上的最高年份,2008年全年进出口总值2.56万亿美元。
中国国际商会副会长张伟也在采访中也指出,外贸形势比年初预期好得多,这也反映出经济向上、向好的转变。
看点四:外贸企业利润摊薄尽管今年我国前11个月外贸进出口增速达到36.3%,但专家普遍预计,明年出口增速将难以达到今年的出口增速。
国家发改委对外经济研究所所长张燕生说,目前世界各国宏观经济运行呈现“冰火两重天”,美欧日基本处于通缩状态,而巴西、印度、中国等新兴国家出现通胀压力。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明年世界经济增长仅为4.2%,世界经济的放缓将导致外部需求减少。
此外,专家分析,基数效应减弱也是明年我国出口高增长不可为继的原因。
“人民币升值压力加大,企业利润将减少;通胀压力加大,企业成本将增加。
看点五:全年顺差或超预期11月贸易顺差达到229亿美元,低于上月的271亿美元,但仍然高于200亿美元的门槛。
其中,外商投资企业为中国贸易顺差主要来源。
刘利刚则认为,由于年底的贸易顺差往往较大,中国全年贸易顺差超出政府预测值的可能性非常大。
回复该发言
看点五:
全年顺差或超预期
11月贸易顺差达到229亿美元,低于上月的271亿美元,但仍然高于200亿美元的门槛。1-11月,中国的贸易顺差总额已经达到1704.2亿美元。市场预计全年贸易顺差约为2000亿美元,高于上半年各方预期。
其中,外商投资企业为中国贸易顺差主要来源。1至11月,外商投资企业贸易顺差1125亿美元,其中加工贸易方式项下贸易顺差2420.8亿美元,相当于同期我国加工贸易总体贸易顺差的83.2%。
海关总署10日发布的数据显示,11月份,我国进出口值2837.6亿美元,同比增长36.2%,环比增长15.9%,刷新今年9月份创下的2730.9亿美元的纪录,月度进出口规模首次超过2800亿美元关口。
其中,出口、进口值同时创下历史最高纪录:11月份出口1533.3亿美元,增长34.9%;进口1304.3亿美元,增长37.7%。
⊙记者 秦菲菲 ○编辑 阮奇看点一:数据双双超预期对本月的进出口数据,分析人士普遍认为远超预期。
海通证券宏观分析师汪辉称,出口超预期应该是由一般贸易拉动的。
进口数据同样好于预期。
看点二:中西部外贸增长显著“在世界经济复苏的推动下,今年我国进出口形势好于预期。
李健说,我国东部沿海正在以人才素质、运输物流、基础设施等综合优势吸引和承接更高层次的高新技术产业转移,而加工贸易正在向我国的中西部地区转移,这说明我国施行的“调整贸易结构,转变贸易方式”的各项政策正在发挥作用,贸易平衡状况逐步改善。
海关数据显示,我国中西部地区外贸增长显著,其中甘肃进出口总值66.3亿美元,高于同期全国总体增速66.3个百分点。
看点三:外贸走出金融危机影响 统计显示,1-11月份,我国的进出口总值累计达到了26772.8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了36.3%,其中出口14238.5亿美元,增长33%;进口12534.3亿美元,增长40.3%。
仅前11个月我国进出口总值已经超过了历史上的最高年份,2008年全年进出口总值2.56万亿美元。
中国国际商会副会长张伟也在采访中也指出,外贸形势比年初预期好得多,这也反映出经济向上、向好的转变。
看点四:外贸企业利润摊薄尽管今年我国前11个月外贸进出口增速达到36.3%,但专家普遍预计,明年出口增速将难以达到今年的出口增速。
国家发改委对外经济研究所所长张燕生说,目前世界各国宏观经济运行呈现“冰火两重天”,美欧日基本处于通缩状态,而巴西、印度、中国等新兴国家出现通胀压力。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明年世界经济增长仅为4.2%,世界经济的放缓将导致外部需求减少。
此外,专家分析,基数效应减弱也是明年我国出口高增长不可为继的原因。
“人民币升值压力加大,企业利润将减少;通胀压力加大,企业成本将增加。
看点五:全年顺差或超预期11月贸易顺差达到229亿美元,低于上月的271亿美元,但仍然高于200亿美元的门槛。
其中,外商投资企业为中国贸易顺差主要来源。
刘利刚则认为,由于年底的贸易顺差往往较大,中国全年贸易顺差超出政府预测值的可能性非常大。
回复该发言
共有2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