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大蒜、绿豆、玉米、青菜等农产品价格普涨,发改委更是在10天之内连发三文谈物价(5月14日、19日、24日)。5月21日,广东省物价局派出6个检查组,分赴省内各地展开农产品价格检查,并表示对哄抬农产品价格最高可罚50万。
这样能管住物价吗?我认为这是不可能的。
大蒜、绿豆、玉米等农产品价格为什么会涨呢?直接原因是,有人在囤积炒作。在产销链条上,从收购商,到产地经销商,再到销售地各级经销批发商,甚至零售商,都加入了囤货的行列。
但这不是根本原因,我认为根本原因是是流通中的货币数量过多,是为应对经济危机,央行货币超发的结果。
如周其仁(博客)教授所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三个通胀高峰,具体原因各个不同。1980年物价指数7.5%,是过去‘低物价’时代所不能想象的。其实那时票证还普遍抑制着需求,只不过为了刺激农业,国家从1979年提升了粮油收购价,并对城镇居民放发财政补贴。那时财力很弱,用补贴启动农产品的价格调整,就成为财政赤字和超经济发钞票的新动力。1988年的中国物价指数高达18.9%,表面看是‘价格闯关’惹的祸,背后的根源是发钞票搞建设又加上了发钞搞(价格)改革。1994年中国通胀创建国后最高,主因是地方财力不足又急于发展上项目,而银行在‘软约束’下敞开口子贷款,倒逼中央银行发出过多的货币。这样看,三次通胀高峰的共同点,都是因为财政开支的压力把货币发多了。“
本轮通胀的原因则是央行为应对经济危机,货币超发。在央行向市场投入巨量流动性的情况下,去年房价飙涨,股价也涨幅不小,普通商品价格去年虽不明显,但也有一定涨幅。近期政府调控楼市,股市也跟着下跌,一小部分从房市、股市撤出来的资金,自然会涌向农产品、收藏品市场。所以农产品、收藏品价格近期涨幅较大,是很自然的事。并且,如果政府不持续长期用切实的措施来调控房价,过段时间,房价再次上涨也是大概率事件。
当下中国早已是负利率,当钱存在银行所得的利息不足以抵消物价上涨所造成的购买力下降,权衡存在银行与投机炒作商品的风险和效益,不少人会选择后者。
如果政府大蒜涨管大蒜、绿豆涨管绿豆;农产品涨管农产品、房价涨管房价;这样“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就只能造成“按起葫芦浮起瓢”,物价上涨会此起彼伏,反而会更让大家感觉到所有的物价都在上涨,使通胀预期更强。
釜底抽薪——回收流动性,控制货币供应量才是正经。
回复该发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