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img1.cache.netease.com/catchpic/1/13/139F10D6EA9ADCF3C0010C6B0BAE7169.jpg)
日前,全国人大通过网络向社会公开征求对草案的意见,近10万条留言背后,直指税收调节诸多尖锐矛盾。
一项法律背后10万条民意的争议
10月28日至11月30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中国人大网向社会公开征求对《中华人民共和国车船税法(草案)》的意见,全国各地社会公众通过网络、来信和报刊等方式踊跃表达意见,共收到97295条意见,群众来信40封。
中国人大网公布的结果显示,在全国人大收到的近10万条意见中,赞成草案将行政法规上升为法律的35779条,占36.77%;要求对草案进行修改、降低税负的53137条,占54.62%;反对制定车船税法的8379条,占8.61%。
超过半数的公众认为,这个草案增加了百姓个税负担,在诸多问题上,民意体现了激烈的争论。7695条意见提出,应明确车船税的立法目的,草案有借节能减排之名,搭立法便车而提税,加重车主负担之嫌;7066条意见要求降低或者持平2.0以下乘用车的税负;6850条意见要求用燃油税代替车船税;4814条意见要求按车船的价值计税;1598条意见要求将车船的排气量和价值综合计税;202条意见要求直接听取车主的意见。
据公安部交管局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目前中国机动车保有量已达1.99亿辆,其中汽车8500多万辆。2010年,中国汽车产、销量均达到世界第一。公开资料显示,2009年,国内车船税收入为186.5亿元,占全国财政收入的0.27%。
对乘用车由以前的按座位征税改为按排气量阶梯式征税,是草案中的新规定,但这项旨在体现公平原则和鼓励节能减排的规定,却引来广泛争议,不少人认为,草案有借节能减排之名,搭立法便车提税加重车主负担之嫌。
成都市民杨刚说,根据草案,增加车主负担是肯定的,现在自己2.0排量的汽车每年缴税420元,调整后要增加到700元左右。如果是为了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应该用燃油税来调节,这样可以体现多缴多开、少缴少开、不缴不开的公平原则,这样的规定调整后节能减排的效果也不会好。
贵阳市民李凯认为,既征车船税又征燃油税,是在同一财产上重复设税,应当降低汽车保有环节的税负,提高汽车使用环节的税负,取消车船税,并入燃油税。
一些人提出,排量不能完全决定一辆乘用车对能源的消耗和对环境的污染,现在汽车发动机上使用的涡轮增压等先进技术,使排气量大的车比排气量小的车对能源消耗更少,对环境污染更小,应将排气量和价格综合起来考虑计税依据。
中国政法大学财税法研究中心施正文教授说,车船税应当定位于财产税,其调节节能减排的作用非常有限。税收手段对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的作用,应当主要依靠针对成品油和乘用车征收的消费税,以及未来开征环境税(碳税)来完成。
国家税务总局税收科学研究所所长刘佐认为,目前中国涉及车辆的税种很多,应当统筹考虑税种设置和税负总体水平,车船税不可能承载过多的经济功能,如节能减排、调节财产和消费等。
“立法不能变成变相涨价。”贵州省社科院教授熊宗仁说,乘用车目前已是我国税、费征收最多的商品,当前居民通胀预期强,此时出台大幅增加车主负担的税法应该慎重。
回复该发言